第一百四十九章 最後的門戶(十四)(1 / 2)

曾華倒吸了一口涼氣,陸雲的事跡他聽了不止一遍了。那是東吳軍中為數不多可以得到北唐軍方敬重的吳軍將軍之一,也是在上一次北伐之戰中,碩果僅存的元老宿將。

放在以往,不要說曾華如今淺名不揚的地位,便是再往上提拔個幾步,也絕對沒有放入陸雲眼中的價值,可是如今,這個曾經被曾布當作泥土雜草一樣卑賤踩在腳下的年輕人,終於也要依靠著自己的力量,在這樣至關重要的戰役裏,擔負起整個北唐的家國前途。

年輕人,缺的不僅僅是磨礪和經驗,還有太多太多,別人期盼信任的目光。

曾華熟練地從懷中掏出了一個已經變了形狀的護身符,指尖一寸寸地掠過普通老舊的紋路,那是他老娘在他離開洛陽的時候,特意去寺廟裏替他求來的。

當初從淮泗戰場再次返回洛陽的時候,曾華沒有接受任何勢力的邀請,而是第一時間趕向家中去見自己的母親,而母子倆久別重逢後的第一次的相見,卻是他看見自己老態盡顯的母親,在替左鄰右舍刷洗馬桶,賺取微薄的薪資勉強度日。

返回洛陽後的當夜,他遭到了一次不大不小的暗殺,一次幾乎可以擺在明麵上的警告。曾家總歸不會輕易放過那些背棄他們的人。

曾華的母親在那夜的刺殺裏受了極大的驚嚇,可是第二天一早,善良的母親卻依舊在凜冽的寒風中一步步爬上了佛寺山門,替自己的兒子求了一個護身符。

一個母親,或許所能做的並不多,但是她所做的一切,卻都是為了她的孩子。

有什麼東西,像是液體一樣,在深心裏流淌。不能忘記,當日再次離別時,母親的眼角,隱藏著多少不願對兒子說出的擔憂和傷心。一個母親,要眼睜睜看著自己今生唯一的親人和依靠走上戰場?那是一種,怎樣的惆悵?

他抬起頭,看著陣地前洶湧而來的吳軍士卒,目光像是越過此間山呼海嘯的人潮人海,看著雙目滿含期待的白發老母,看著當日攔馬街前時白憲略帶些玩味的溫柔笑意。看著這一段並不漫長,卻足以改變一生的時光。

有一種聲音不可遏製地在他的胸膛裏碰撞,在咽喉間燃燒。那是從心底裏迸發出來決戰的聲音,曾華厲聲喝道:“弓箭手!射!“

鍾漣的敢死隊中,一部分是跟著鍾漣多年征戰的老部下,一部分是陸雲在軍中替鍾漣挑的敢死勇士,這樣的人,自然是要作為全軍之鋒矢,拚死向前奔湧的,戰鬥已經到了白熱化,連擦拭汗水都已經成為十分奢侈的事。北唐的士兵們用箭射,用檑木砸,用陣地上所可以利用的一切向著源源不斷而來的吳軍士兵發起攻擊。一批批的吳軍士卒被弓箭射死、被檑木滾石砸倒,但隨即又有新的士兵湧上,吼叫的聲音愈發地響亮。在這些吳軍衝擊士兵的後方,全身隻帶著弓箭的吳軍弓箭手們,一邊奔跑一邊拉弓。箭矢鋪天蓋地射向北唐的陣地,這些弓箭手的質量遠遠超過一般的吳軍士兵,畢竟這些人中,不乏陸雲憑著過硬的資曆手腕和李濼的大力支持,而從各支部隊中抽掉出來的精銳力量,這些人帶給了唐軍極大的麻煩和創傷。期間不斷地有北唐士兵中箭倒下,唐軍的弓箭手被壓製住,連頭都無法抬起。隻能靠那批重型弩機來稍稍遏製頹勢。

若是白憲當年的那一支疾羽未曾解散,決不至於讓吳軍的弓箭手們如此耀武揚威。

“石頭呢!“曾華貓著腰,對著後麵的士兵大聲地叫道:”快把巨石推下去!“

後麵嚴陣以待的唐軍士兵隨即將早已準備好的巨石一把推下了陣地,這些巨石都是曾華提前做的準備,比尋常的滾石足足大出近三倍,十分龐大。打造之初,便是為了防備今日這樣的局麵。陸雲的用兵手段畢竟老辣,若不是提前做了些許安排,之後應對起來會十分麻煩。

這些巨大的石塊從山上呼嘯滾下,每一下的翻滾中都在地麵上碰撞出極大的震蕩和火花。它們帶著不可阻擋的力量在密集的吳軍士兵群中翻滾,碾壓出一條條血路。攻擊的吳軍死傷累累,血流成河。

戰鬥到現在完全就是意誌的比拚,盡管北唐軍的一塊塊巨石從陣地上滾下,讓吳軍伏屍累累,傷亡慘重,可是戰鬥的吳軍卻一改往常的疲軟,被砸下去一隊,又衝上來一隊。衝在最前的鍾漣身上已經掛了傷,好幾個親兵已經因為替他擋刀擋箭而倒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