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王牌(三)(1 / 2)

陸秀明的雙手穩穩地將劍拄在麵前,閉目不語的他仿佛一尊石像,輕輕的風吹過,披風飄揚,在一眾東吳軍官的簇擁下顯得是那樣地顯目。

那被風吹起的衣角下,是十數載的刀光劍影,金戈鐵馬,是一個將軍十數載漫長的等待。

或許隻有他自己才會知道,他在這一刻是有多麼的心驚膽顫,五味雜陳。

所有的將軍都渴望一生中至少有一場由他們書寫傳奇的戰役,永遠地留在曆史裏。這是每一個將軍的夢想,沒有任何的例外。

陸秀明的嗅覺並不遲鈍。當他發現時雋的騎兵從河北奔襲而來的時候,就知道此間數十萬大軍恐怕早已陷入了北唐精心籌謀的圈套之中。以陸雲這等老辣的目光,當初也不過是以為趙德昭會在重壓之下對乃蠻胡人妥協。抽調鄴城唐軍主力南下。便是最瘋狂的夢裏,陸秀明也不曾想過,身兼五鎮的西軍大帥時雋,會親率精銳,千裏迂回奔襲。汝州若是有失,大軍又不能及時突破時雋部防線。一旦西軍主力趕至白憲麾下,那麼中原戰場上的數十萬東吳子弟,恐怕是要都葬在這裏。

然而相對的,巨大風險的背後一定同時伴隨著巨大的利益。這是無論什麼時候都不會過期的真理。陸秀明要是堅守住汝州,再和回援的吳軍主力配合,內外夾擊時雋?之後攜大勝之餘威,怕是真的有在烏華山擊敗白憲和增援的西軍的可能。

那將會是一場,足以讓陸秀明載入史冊,成為傳奇英雄一般力挽狂瀾的戰役。也注定是一場,鑲滿所有華麗辭藻的戰役。

陸公秀明,為人謙退不伐,軍中號為整齊。深為朝野所欽。泰寧八年,大軍征伐中原,公奉命固守汝州。時北唐時雋,以西軍最精銳之黑雲、鐵林、驍果數部兵馬奔襲汝州。諸將畏時雋聲名,皆有懼色。唯公從容鎮靜,慷慨而言”吾輩軍人,死戰報國而已“三軍感於其言,皆奮力。後數日,主力回援,公督守軍與之夾擊北唐,以致有汝州之勝。而後趁勝大敗唐軍於烏華山,斬首逾十萬。令北唐不敢再生輕視之心。

若是能在青史上留下這樣慷慨激昂的些微語句,生複何憾?

陸秀明的嘴角扯出淡淡的笑意,隻是眉目之間,卻是森森寒冷。此生功名榮辱,皆在這一戰!

勝?則青史留名,頂禮膜拜!

敗?則軍破身死,埋骨他鄉!

數以百計的雲梯搭上了汝州的城頭,前赴後繼的北唐士兵一手舉著盾牌,嘴裏叼著刀劍,借助另外一隻手迅速地攀爬著雲梯。在以往和漢軍的作戰中,這樣的戰鬥,他們已經曆了太多,戰勝了太多。

“各部齊刺!“一隊隊手持鋒利長槍長矛等銳器的強壯士兵跨步上前,緊張的情緒出現在這批守軍的臉上。在這樣的戰鬥裏作為第一批直接麵對西軍的將士,他們的危險可想而知。

這批唐軍不愧是在西南各個關隘前打出來的精兵,攀爬的速度奇快無比。沒有多少時間便已經出現在了城垛口附近。在北唐這樣遍地都是驕兵悍將的國度裏,所有的王牌和精銳,都不可能是平白的名聲。

“殺!”頂在第一線的吳軍士兵們用力地刺出手中的利器。鋒利的長矛長槍旋風般地刺透了一具又一具剛剛從關中大地走來的漢子的胸膛。殷紅的鮮血像是田野裏被踩爛的番茄一樣,一片狼藉。狼藉地一片猙獰。

隻是那些唐軍並沒有像吳軍之前遇到的那些士兵一樣,在被刺中之後立即掉落下去。而是重傷之下依舊揮舞著刀劍砍向他們,兵器撞擊在堅固的城頭上,帶出一串串耀眼的火花。有些身體被好幾隻長槍刺中,卻是一把抓住這些兵器露在 身體外麵的部分,用盡全身力氣,將握住兵器的那些人一起墜落下來,在地麵上摔成一堆堆的肉泥。

即使是在生命中的最後一刻,這些時雋麾下驕橫無禮的軍人,也依舊在勇敢地戰鬥。不曾放下他們對於戰鬥的執著。

西軍的悍勇極大地震撼了了守城的吳軍,這些從細雨江南,青石白瓦間走出來的男人,大多數都是生平第一次,見到如此悍不畏死的軍隊。和今天的戰鬥一比,他們以往的戰役便像是替衙役在街上追捕小偷一樣不值一提。在他們一部分人原先的記憶裏,覺得當初鎮督壽春的曾布麾下第十軍,便已經算得上是當今天下頂尖的王牌精銳。可是如今看來,那不過是坐井觀天一樣的可笑。當初韓言說第十軍不過是一流王牌的言論,看來也並非是自謙之詞,而是實實在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