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趕忙起身,穿戴洗漱好了,便匆忙往府門那方向去。
王弗苓跟韓淑芸明爭鬥了許多年,對韓家也算是知己知彼。
韓國公如今年近半百,照理應該把主位騰出來交給韓家這幫後生,可他掌權這麼多年,讓他一下子全丟了,他還做不到。
因此,如今的韓家依舊是他操持家業。
韓家大母是韓府中素有威望的長輩,雖是如此,她手裏的實權卻不大。但因為是長輩,韓家上下對其頗為敬重。
韓府女眷們都在門前迎接大母回府,二郎家的嫡長女韓驪幸,如往常一般同她母親站在人群的最前頭。
聽吉春,韓驪幸跟韓驪君是多年的死對頭,一個是長房的嫡長女,一個是二房的嫡長女。兩人拚身份,拚才學,還拚相貌,總之就是無所不拚。
但韓驪幸在出生上頭永遠矮了韓驪君一截兒,因為韓二郎是個無實權的武將,而韓大郎卻是朝中文官,位列三公,兩者根本沒有可比性。
正因為如此,韓驪幸才格外努力,尤其是這“孝道”二字,她頗費了些功夫。
好在皇不負苦心人,韓驪幸的努力都被老爺瞧在眼裏。因著她的乖巧懂事,韓大母很是偏寵她,而對韓驪君這個憊懶又不知事的長房嫡長女頗為不滿。
現下,韓家老老都聚在了府門外,大郎嫡妻李氏,也就是韓驪君的生母,不住的朝長廊那邊張望,卻隻見楚媼和吉春兩人前來。
李氏有些急,驪君這死丫頭今日又犯懶!
待楚媼走近了,李氏忙過去問:“阿君呢,怎麼不將她喊了來?知不知道今兒什麼情況?大母在宮裏受了氣,這不是硬往刀尖兒上湊麼?”
楚媼一聽,暗道不妙,向李氏征求意見:“女郎還在睡要不老奴這就去叫?走得快些,興許還能趕上。”
李氏皺著眉,正思量著,卻聽見府門外有了動靜,不知是誰悄聲道:“快快,站好,大母到了”
“別去了吧,大母已經到了。”
楚媼一臉焦急:“那咱們就不去往人堆裏紮,千萬別讓人察覺。”
李氏點了點頭:“也隻能這樣了”
大母前幾日在宮中受了委屈,慶元帝新納了一位塞外女子入宮,是出自佛陀誕生之地,身帶靈氣,能逢凶化吉,故而在宮中頗受恩寵。
大母深信這是騙局,想要揭穿,便對那女子動了手。好讓眾人看清楚,這根本就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尋常人,何來逢凶化吉的能耐?
誰料慶元帝得知之後,非但不信大母,還連帶著貴妃一道罰罵。雖慶元帝顧及多年感情並未處罰,但貴妃氣不過,先是一日未理會大母,再就是對大母了幾句重話,大母這才氣衝衝的回來了。
李氏現在就怕大母氣還沒消,拿韓驪君撒氣。
二房的人湊在前頭,孫氏殷勤的候在衣車旁,韓驪幸則跟在孫氏後麵。
隨大母同行的鄭媼掀開轎簾,伸了隻手過去:“大母請下乘,咱們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