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進入藏經閣(1 / 2)

老大伸頭進入,被我扯著尾巴強拽了出來,“你拽我幹嘛?”老大很不滿的扭頭張口。

“藏經閣這麼重要的地方,卻連個守門的都沒有,你難道不覺得奇怪嗎?”我說話的同時抬頭看了一眼藏經閣的三樓,藏經閣是一座不大的三層小樓,此時殿門上方的三樓有一扇小窗戶是開著的。

“這有啥好奇怪的,他們現在那還有閑工夫管這些?”老大扭頭走向裏麵,這一次我沒有阻攔,裏麵傳來老大的提醒聲,“裏麵沒人!快點進來,拿了我們就走!”

老大體型較小,進去時候隻開了一道小縫,聽到老大在裏麵催促,我上前伸手推開,在推到一半的時候心中陡然警覺,帶著疑惑抽出長刀插進門縫從下往上揮過一刀,長刀移動到脖頸的高度,一道細微的阻力從刀身傳遞到刀柄,阻力轉瞬即逝。

抬刀細看,發現刀身前端的刀刃上帶有一種肉眼難見的絲狀物,老大早已在裏麵等的急不可耐,再次小聲催促,“你到底進不進來?你再不進來我可不等你了!”老大說完,探出腦袋出現在門口,老大此時極為興奮,上翹的尾巴急速搖擺。

“裏麵有危險!你還是不要甩尾巴了,再甩下去上麵的毛就甩掉完了。”我提醒過後,老大急忙扭頭一看,隨即轉過頭來生氣呲牙,“肯定是你剛才拽我尾巴拽掉的!”

老大尾巴尖上的皮毛齊根而斷,斷口處非常平整,肯定就是被剛才我發現的那種詭異絲線割斷的,看到老大在門口氣得團團轉,我提醒道:“你去裏麵找一下你毛掉哪了,就知道是不是我幹的了!”

老大依舊生氣,歪頭叫囂,“你手裏拿著刀,這還用問麼?”

“嗯?”看到老大這麼不講道理,我頓時有些生氣,手中刀身一扭,冷眼看向老大,老大嚇了一跳,閃到門口,“東西還沒有到手呢,你就要卸磨殺驢。好,咱們兩個就此散夥!”老大說完,夾著尾巴鑽進門內。

我後退幾步,抬頭觀察踩踏位置,準備從三樓的小窗戶進入一探究竟。就在我準備動身之際,老大驚慌跑出,“裏麵有危險,我剛才腦袋差點搬家!”老大仰頭開口,露出脖頸位置的一道血痕。

“你怎麼不說話?”老大跑了過來。

“我好像跟你不熟吧?”我低頭鄙視了一眼老大。

老大跑了兩步回頭說道:“不熟?你這話太讓我傷心了!”

老大剛才這句話說話聲音頻大,如果裏麵有人,估計已經被驚動了,“你故意的吧?”我皺眉看向老大,“你到底想怎樣?”

“除非你帶我上去!”老大表態道。

“這可是你說的!”我延出靈氣將老大拋了上去,隨即蹬地騰身緊隨其後。

“我說讓你帶我上來,不是被你扔上來!你也太記仇了吧!”老大進入窗口,裏麵發出一聲輕響,我隨之進入。

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的經書,擺設和圖書館差不多,隻不過圖書館裏的書都是豎放,這裏的是橫放。來沒有來得及找尋,樓梯口就傳來一聲厲喝,“什麼人?”

剛進來就被發現,老大做賊心虛,待在書架上不敢亂動,樓梯口傳來上樓的聲音,聽聲音是兩個人。既然被發現了,那就幹脆光明正大一點,我隨手抽出一本經書,這部經書大小和厚度等同詞典。

樓梯口出現兩名僧人,一名僧人年紀在四十歲左右走在後麵,走在前麵的僧人年紀看起來和我差不大小,年輕僧人麵帶怒色徑直走來,“把經書放下!這裏不是你們該來的地方!”年輕僧人說完,扭頭看了一眼趴在書架上的老大,老大心中膽怯,表態道:“跟我沒有關係,是他非要帶我來的。我和淨空是好朋友,我怎麼會幹這種事呢?”

對於老大的臨陣倒戈,我早已習慣,手裏的經書是用梵文寫成,一個字都沒看懂,我合上經書放回原處,扭頭打量麵前一臉怒氣的年輕僧人。年輕僧人身高在一米六五之間,身上的青灰色僧袍略顯寬大,人在發怒的時候往往都會稍微低頭瞪眼,年輕僧人略一低頭,我剛好看清楚他腦袋上的六道戒疤。

戒疤屬於華夏出家之人獨有的標誌,戒疤的數量有一、二、三、六、九和十二幾種,最常見的出家人往往頭頂上有六道戒疤,九道戒疤往往隻有寺中主持才有資格,至於傳說中的十二道戒疤需要修為達到菩薩境。能達到這種境界的人往往畢生修佛,很少在世間走動,甚至可以通過自己的法相神遊千裏。

戒疤的位置也不局限於頭頂,大致可以分為兩類,沒有出家的信徒往往將戒疤燃於手腕部位,已經出家的信徒大部分將戒疤燃於頭頂,還有一小部分出家人燃於手指,又被稱之為燃指供佛。戒疤之所以華夏獨有實則是一個錯誤導致的,隻不過僧人比較愛麵子,死活不承認這是一個錯誤,相反還大力推崇,導致出家人都以戒疤來證其心誌。

不好意思,剛才扯得有點遠,差點扯破了,畫麵回歸。眼前的年輕僧人頭頂上有六道戒疤,這一點令我感到有些奇怪,因為戒疤的數量往往意味著資曆的深淺。出家一年的僧人隻能有一道戒疤,兩到三年之後才會有第二道戒疤,所以往往年輕僧人頭頂上有三道戒疤就已經很不錯,而眼前這位僧人腦袋上竟然有六道戒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