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原因?”吳局長心中一驚,疑惑的重複了一遍話語,臉上突兀的露出了恍然的表情,“我懂了,這一切很顯然是有人在混淆視聽,這麼說來的話,犯案人的確就在這些人裏麵了。”
“對!”張睿答應了一聲,和吳局長一起看向了在場的所有人,“而且我想這個人用來投毒的工具應該還在身上吧!”
“肯定是了,我現在馬上去安排人去搜查。”
聽言,吳局長火急火燎的就想要去安排工作。
“先等等,我認為現在我們可以分兩步一起進行,不僅是要搜查,而且還要弄清楚犯案人的作案動機,在場的人都是老同學了,可汪晨蕊和大家的相處時間不長,早在高一時候就轉校走了,要想結下這種仇恨可不容易,我覺得吳局長你還可以先派人弄清楚她這些年到底還有和現在的哪些人聯係過,這樣有助於縮小嫌疑人範圍。”
張睿攔住了吳局長,提出了他的建議。事實上一般在處理命案的時候,作為破案人,首先要做的就是初步了解案情,分析死者是死於意外、自殺、還是他殺。如果是他殺,那接著就是勘察現場,收集證據,猜測凶手的可能作案動機和作案手法。然後是歸結所有情況,找出破案方向。
而現在擺在張睿麵前的情況是有些混亂的,他現在是根據現場的疑點和自己的猜測推斷出汪晨蕊的中毒並不屬於意外,而是有人蓄意殺人。
雖然他此時也推測出了凶手的犯案手法,可這個手法也並不確定,而且真的去搜查的話,他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出什麼證據。
而犯案人很明顯就是在場的某一個人,如果說對在場的人進行針對性的詢問,反倒是有可能更簡單的找出作案動機,然後以此來推斷作案嫌疑。
“好,就按你說的辦...”
話說完,吳局長趕忙去進行安排,而張睿則是繼續坐在自己的沙發上,眼睛閉合,眉頭微皺,像是在思考著什麼。
對於張睿來講,他現在需要思考的問題太多了,這整件事情都顯得那麼撲朔迷離,簡單的來說,作案動機不明,作案手法不明,就連作案時間也不清楚,凶手是如何在眾目睽睽之下瞞過所有人下的毒呢?...
......
二十分鍾後,吳局長終於帶回了他的答案。
“很奇怪!”吳局長第一句話就是發出了一聲疑問,“我們仔細的搜查過了所有人的物品和現場,除了那些桌麵上的零食,我們並沒有發現其他地方有毒物反應,而且詢問了在場的人之後,我發現幾乎所有人都有和汪晨蕊或多或少的接觸過,至於真實情況是無從考察了,畢竟太多人,時間也有好幾年,根本沒有辦法去證明什麼。”
“不出我所料。”聽到吳局長的話,張睿並沒有驚訝神色,“凶手並不傻,不可能把這麼明顯的東西留在身上,不過在這包廂裏居然也沒有找到,這就奇怪了,難道說那東西已經被處理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