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魏征接過赦書一看,沉吟半晌,便說道:“不難。可將第二句中‘不’字上,豎出了頭,下添一畫,改作‘本’字,‘本赦南牢李世民’,便可以放他了。”茂公稱善。
二人隨即改了赦書,令從人帶了秦王的逍遙馬、定唐刀,同到牢中見秦王將改詔放走之事說知,秦王拜謝。
徐、魏二人道:“主公,臣等不久亦歸輔主公。今事在匆促,請主公作速前去,恐魏王早晚回來,難以脫身矣!”
秦王十分感激,提刀上馬,拱手辭別而去。
再說魏王班師回來,問起秦王如何。
徐茂公道:“主公詔書後批語:有‘滿牢罪人皆赦免,本赦南牢李世民’,故臣已放他去了。”
李密聞言,大怒道:“取詔書我看。”
徐、魏二人連忙取上,李密細細看出改詔的弊端,拍案大喝道:“都是你二人弄鬼,侮玩孤家。本當處斬,姑念有功在前,饒你們一死。你們去吧,孤今用你們不著。”喝令廷尉將二人趕出。
茂公冷笑,寫詩一首,貼在午門上,詩曰:
喪失賢良事可傷,昏君無智太荒唐;強郃壓境誰堪恃,不及當年楚霸王。
茂公將詩貼畢,與魏征出城而去。
這邊午門外有值日官連忙報知李密,李密看了詩句大怒,即差秦叔寶、羅成趕走,拿他們回來,以正國法。
叔寶,羅成出城,鬼混了一日,進朝回複道:“臣等追尋二人,並無蹤跡,不知去向。”
李密大怒道:“好奸黨,明明私情賣放,還敢在孤家麵前搪塞!”喝左右綁這二人,押出斬首。
閃出程咬金大叫道:“主公,這個使不得!你不想想,這皇帝是那裏來的?如今怎麼無情,動不動就要殺起來。”
李密大喝道:“好匹夫,焉敢奚落孤家!”吩咐左右,一並把他推出斬首。
嚇得兩班文武,一齊跪下道:“乞主公息怒,看他三人從前之功,免其一死。”再三保奏,李密怒猶未息,說:“既是眾卿力保,將三人削去官職,永不複用。”
三人勉強謝恩而出。
程咬金一路大叫道:“有這樣可笑的人!我讓他做皇帝,如今他倒作威作福起來!”
叔寶道:“事已如此,說也無益。”
咬金道:“秦大哥、羅賢弟,我們如今周遊列國,到處為家,看有甚麼機會罷了。”
羅成道:“說得有理。”
此時秦母、程母俱已去世,隻有羅成母親在堂,三人各各收拾車輛,帶了家眷,一同登程,沿路周遊去了。
當時金墉關六驃八猛十二騎,見魏王如此,漸漸分散。
那洛陽王世充聽了這消息,心中大喜,即密傳將令,暗暗起兵來取金墉不表。
再說李密兵勢大衰,手下隻有王伯當、張公瑾、賈閏甫、柳周臣保護,心中也有些著急。
時值荒年,糧餉均無著落,心中十分著急。
一天黃昏時分,忽聽炮響連聲,軍士來報說:“王世充來襲金墉,攻打甚急。”
李密大驚,連夜與眾將計議,都是麵麵相覷,糧草又無,兵馬又少,怎生迎敵?君臣商議,惟有棄了金墉。投奔別國,再作區處。
李密道:“如今投那國去好?”
王伯當道:“若投別國,俱是小邦,未必相容;莫特投唐,庶可苟全。”
李密道:“我與世民有隙。”
伯當道:“不妨。向來李淵仁厚,世民寬宏,決不會難為主公的。”
李密猶豫未決,忽報王世充人馬攻破兩城了,李密大驚。
伯當道:“主公快上馬。”
張公瑾、賈閏甫、柳周臣都棄了家小,走馬出城,望長安而奔。
這裏王世充入城安民,隻斬了蕭後,其餘各家家小,俱皆赦免,不在話下。
再說李密一行五人,行到長安,在午門外,先自綁縛,送入本章。
高祖看了,對世民道:“金墉李密,被王世充暗襲,破了城池。今來投順,我欲殺之,以消你之恨。你意若何?”
世民道:“乘人之危,殺之不仁,又失人望。望父王憐而赦之,複以恩結之,則天下歸心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