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 神雕臨世(一)(1 / 2)

洛陽和武俠兩個字結合在一起,就能引一種全國關注的劇烈化學反應,而在消息傳的沸沸揚揚之際,網絡、論壇、社交媒體上所有武俠版塊裏層出不窮的帖子開始出現:

“新書主角楊過是楊康的兒子,這個楊過遇到郭靖黃蓉怎麼辦?”

“樓上的也是我想的,他那個敵我不分、賣主求榮的老爹楊康,就是因為黃蓉而死的!”

“難道新書主線是寫楊過和郭靖的恩怨嗎,結局就是主角大徹大悟,明白自己老爹其實是個壞人?”

“樓上的話有失偏頗,楊康也不能是壞人或者賣主求榮吧,我覺得他就是一再正常不過的正常人,有聰明,就是正常人的聰明,有自私,也是正常人對虛榮不可避免的自私之情,他在所謂的民族大義之中的糾結,就像一個平凡人你突然告訴他黑白顛倒時的茫然,而最終選擇了僅聽從自己的內心。..我想如果楊康是一個一聽到養育自己二十年的父親不是親生父親,就為了虛無縹緲的民族大義,跟養父掉頭為敵的話,別讀者,就連穆念慈怕也不會喜歡上他,後來也不會有楊過了……”

“好了,別吵了,坐等看新書吧!”

“就是啊,洛大的套路你們什麼時候猜中過?”

“樓上的哥們一針見血,洛大的心思咱們就沒猜中過,不過我現在最擔心的是,《射雕英雄傳》珠玉在前,洛大怎麼續才能讓這個新故事不至於失色呢?”

“沒錯,專訪中的那個主持人的沒錯,任何作品隻要出第二部或者續集之類的東西,大多會陷入遜色第一部的怪圈,這是洛大第一次為自己的作品續第二部,會不會也遭遇這樣一個情況,如果是這樣我寧願洛大不要寫第二部,使《射雕英雄傳》不再那麼完美。”

怎樣讓新故事不至於失色?

怎樣打破第二部不如第一部的怪圈?

這是無數人都在關注的問題,而早在洛陽剛傳出《射雕英雄傳》要寫第二部的時候,關於射雕第二部可能會怎麼寫,或者該怎麼寫,一些業內人士和文學愛好者就曾私下認真分析探討過很多次了。

最後這些人得出的結論是:沒法寫!

因為《射雕英雄傳》這部作品實在是太成功了,家國愛恨,生死仇怨,人物傳情,江湖傳,種種風雲際會在這本書裏都有了一個完美的結合!

這樣的情況下,第二部怎麼寫都不討好。

作為現象級作品《射雕英雄傳》的續作,想要繼續成功,既要有一定程度上的一脈相承,又要跳出來找準方向實現突破,其中難度某種意義上甚至要比再寫出一部《射雕英雄傳》這種級別的作品更大,很多人為什麼不相信洛陽會寫第二部,就是因為吃力不討好!

雖然射雕第二部鐵定火……

但萬一質量不夠,那洛陽就是砸了自己射雕的招牌!

以洛陽的才智,怎麼著也不會做出消費射雕,消費自己信譽的蠢事吧?

而且等讀者自《射雕英雄傳》帶來的閱讀慣性過去了,想見的熟悉麵孔都見到了,對《射雕英雄傳》的舊情懷也耗完了,覺得搞來搞去還是那些人那些事兒,換湯不換藥,就會產生倦怠、厭煩甚至不滿,這些情緒蔓延到《射雕英雄傳》本身,會讓這部大作都因此而背上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