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沈艾殊,出生在東北J省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父親是一個脾氣暴躁的人,相比於父親,母親卻有著好脾氣,僅管如此,他們也總有吵不完的架.
總之,從小就在他們的爭吵聲中度過,也不知道是環境導致,還是所謂的天生,我的性格內向靦腆、還很執拗。我最致命的缺點,呃——記不住人的長相算不算?好吧,我中度臉盲。
1994年,六歲的我還是懵懵懂懂的年紀,母親工作比較繁忙,相比之下父親的工作更清閑些,於是我被帶到爸爸工作的造紙廠。
那個年代並沒有現在五花八門的玩具和各式各樣的電子遊戲,我們普遍的童年回憶就是跳繩,玻璃球…稍微“野”一點的孩子捉蜻蜓,捉蟋蟀,捉青蛙…也甭管益蟲害蟲,人小沒那概念…我就是蔫兒淘的典範,帶著滿身的蚊子包,整個就一瘋丫頭,還悶葫蘆,我喜歡夏天,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在這個季節發揮到了極致,和著蟬的“知知“聲,風裏都帶著青草的味道。總之是哪有野地草叢,那就有我樂此不疲“奮鬥”的小身影。
爸爸工作的地方在郊區,那不缺的就是樹林草叢。每每父親工作忙起來無暇顧及我時,我都自己玩,作為獨生子的我也是習慣了沒有同伴的日子,獨處更自在些,捉蜻蜓捉蟋蟀……貪玩的年紀也顧不得那麼多,也算是自得其樂。
直到有一天,我悠哉的小日子突然被一個聲音打斷:“唉,小丫頭,自己玩那?”我抬頭看了看,因為當時年紀小也記不清他的模樣了,隻依稀記得是一個很清秀的男孩。“嗯”我回了句,“我媽在這上班,咱們倆個一起玩吧?”“我喜歡自己玩”“你是不是總一個人自己玩,多無聊,是沒人理你嗎?……(此處省略無數字)我說了這麼多,你怎麼不說話?”“我——我性格內向。”慢半拍的我才反應過來,真心覺得這男孩口才好,忒好。
“嘿嘿,小丫頭,還知道自己內向,咱們倆交個好朋友吧?。”
“行!”也許是他笑得太友好,也許是他太能說,也許我也渴望一個玩伴,第一次,性格木訥的我,居然也破天荒的結交到了朋友。
“小丫頭,我帶你去一個好玩的地方,我知道這附近有口井,那裏都是青蛙,青蛙知道不?裝到罐頭瓶子裏能養活的!”
“好!”
“你多大了小丫頭?”
“六歲,你呢?”
“我九歲了!你應該叫我小哥哥。”
“那哥哥、你叫什麼名字?”
“噓!秘密”
“名字能算什麼秘密,我叫沈艾殊。”
“我知道,我以後就叫你小殊子吧,小梳子……“
一個名字而已,能算什麼秘密,我皺著眉頭疑惑不解,不過想到玩,我又瞬間把這些拋到腦後了,不一會兒他果然帶我走到一口井邊,我伸出小腦袋往裏看,那口井不是很深,井水差不多與井口齊平,真的有很多青蛙,呱呱的叫著。
“真的有,啊!!”隻感覺後背有股力量一推,我小身板就掉進去了,慶幸的是我的手慌亂中抓住的井沿,不幸的是,我沒有足夠的力氣爬上去,不上不下……
我孱弱的小身軀,用吃奶的勁掛在那裏……沒錯,是掛……
“救命啊!救命啊!小哥哥!哥哥!我害怕”我沒命的喊。
“抓住我的手!”我把手伸過去,他用力的拉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奇跡出現,還是他真的拚盡了力氣,年僅九歲的他真的把我從井裏拉了出來。當時當時真的被嚇壞了嚎啕大哭……
“啊――哇――哇――哇”他伸手捂住了我的嘴,哭聲變成了哇哇的聲音,“像隻小青蛙,你看,哎!”他捏著自己的臉變鬼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