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我所猜測的,李恨水這個名字確實不是壩頭所能取出來的。
給他取這個名字的人,名叫水月。
水月,曾經翠煙閣的掌門人,水月大師!
中原九州之內,有三個地方充滿了神秘色彩!
一個是淩雲山的翠煙閣;一個是九宮山的伏龍寺,還有一個便是品道山。
三大門派呈鼎足之勢,已經維持了數百年的和平。
但也各有特色!
為首的是伏龍寺,在九宮山已經傳承了不知道多少年,傳說是降龍羅漢和伏虎羅漢在哪裏修行過一段時間。托兩位洪福,至今有人打著羅漢爺的名號招搖撞騙。
緊接著是師傅手下的品道山。品道山原來隻是一個小山包,名叫放牛山,是一個很接地氣的名字。相傳明末之時,老朱家龍脈斷了,跑出不少妖邪。其中有一頭三首蟒蛟,正閑逛著,卻不知從哪砸下來一道法器,將三首蟒蛟一下子就給砸蒙圈了,正落到那放牛山上。等他醒來,發現身上已背負了一方息壤。那蟒蛟自然不服,不停的在山下鬧騰,想要衝出去,結果,自己沒衝出去,反倒是把放牛山給越蹭越高!
山之積土,越堆越重。活生生把那蟒蛟給壓死在山底下。老蟒蛟死後,妖珠不散,聚靈在山腰之中,致使品道山成了一方福脈。
最次的,是翠煙閣。
翠煙閣之所以能在三大派中留有一席之地,並不是因為翠煙閣的人有多厲害。而是因為翠煙閣內,盡是女流之輩!
換句話說,就是全是尼姑。
很多年前,伏龍寺想要收翠煙閣的地盤,將翠煙閣除名。還是師傅從中說了一句話,才讓伏龍寺打消了這個念頭!
師傅說:“禿頭何苦為難禿頭!”
師傅憑一句話讓兩邊重歸於好不說,竟還聯合起來,同時與品道山為敵,也算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大蠢事。
—
之所以要介紹一下這三大門派,除了後邊要寫到之外,還有一個,便是要說一下水月大師。
水月大師的存在,到現在仍是個迷——不是因為她的身世,而是她的人生。
水月還不是大師的時候,在江湖上的名號是“血眼蝰蛇”,常年混跡在山匪草寇裏邊兒,做一些打家劫舍和剪徑(攔路搶劫)的微小工作。
二十歲那年,水月可能是過膩了這種血雨腥風的日子,毅然放下屠刀,皈依佛門,拜入翠煙閣門下。
可是,“血眼蝰蛇”的名頭實在太大,山門之中有的人認得水月,實在是不敢收她。
但那翠煙閣的老掌門倒是通情達理。
說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既已成佛,這翠煙閣的掌門以後該由你來做!”
就這麼著,水月就從一個殺人越貨的強盜一轉眼竟變成了翠煙閣的水月大師。
誰都沒料到老掌門會來這麼這一手。
這件事因為太過詭異,而被記載在《九州通誌》裏邊兒。
我在品道山上讀到這段的時候,覺得這段曆史太過兒戲,便問師傅緣由。
師傅卻說那老掌門是個真正以慈悲渡人的高僧。
我不解其義。
我又問水月大師的結局,結果師傅一邊罵娘一邊嚷道:“那個老女人是天底下最毒的禿子!”
我還是不解其義。
—
水月大師安心的在翠煙閣裏當了兩年的尼姑。
有一天,水月大師被邀請到山下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