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迎山知上難,向水曉進惡(1 / 2)

本來是準備好的要加班的,但是太過深沉的夜晚讓她內心不安,就還算早早的收了一應辦公裝備,雷厲風行的下班,其實也沒什麼,就是關電腦,拎包走人。

藍煙認為很多可怕的事情都是發生在夜晚,夜色如墨,潑去罪惡的一切痕跡。

有人說安全感是一種能力,藍煙想,如果這種說法對,那她這方麵真的不是一般的無能。

在這座待了六年的城市裏,藍煙從未找到過歸屬感,就連快樂都要帶上些傷感才覺得安全,內心深處害怕打擊來的突然,綻放的笑容會來不及收斂。

公交車廣播裏在放一首歌,“我有一張得到後就會笑的臉/說著一些充滿著愛的語言……,這個滿是誘惑的世界,為了擁有不怕被傷害”,這應該是一首並不流行的歌曲,除了藍煙自己單曲循環放過之外,她很少在公共場所聽到。

藍煙覺得自己的人生就是這首歌,充滿希望,又回歸絕望。

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藍煙深以為此話然,把它通俗地理解為:凡事留三分餘地,到了極限就不好了,失望的久了就會絕望,絕望了就有了希望。理解的七七八八。

但是這句經過了古人的琢磨,通過了馬克思主義原理論證的哲學到她這裏真是很不應景。

無論是做設計還是其他,都是很不容易的,但是隻要肯忍氣吞聲,安於現狀,勤奮努力,就一定會有飯吃,雖然老板會最大程度的撈取你的剩餘價值,但是他撈取的是大家的,羊毛出在羊身上,但是並不會真的對一隻羊涸其血盡其肉地謀取利益。

假如你是麵包工,一個小時可以做出100個麵包,你每天工作8個小時,一天800個麵包,老板給你50個麵包你就可以吃飽,他會發給你100個麵包,作為留住勞動力的合適的報酬。你是個優秀的員工,老板可能會給你額外的獎勵,同事可能會因為這些額外的麵包而與你為敵,老板卻高高在上,冷眼旁觀,看員工競爭出更多的剩餘價值來。

這是舉個例子。

藍煙和一幹同事不知道此中奧妙,偶爾為了得老板垂賞,競爭會激烈成L市濱河路左的黃河,表麵平靜,下麵波濤洶湧,惡水惡浪。

藍煙的勤奮應該可以得到很多報酬,但是她的脾氣更應該受到懲罰,社會興優勝劣汰,適者生存,不興是非對錯。藍煙覺得自己對自己職業生涯懵裏懵懂的認識無以為言,真的如曾經跟兄弟姐妹爬山時一時興起做的歪脖子詩一樣,貨真價實是“迎山知上難,向水曉進惡”。

她工作三年換好幾家設計院,脾性最好的時候是在季院長那一家單位,工作最認真投入的也是這家單位,那麼拚那麼認真,都是因為季院長當時帶著那樣慈祥的笑容的一句話:沒做過高層嗎?你試一試,GG大學畢業的,我相信你。

這家設計院成就了藍煙的高層設計能力,緣分是很能起作用的,至少在出現不可為之局勢時可以充作自我安慰,和安慰別人的理由。所以藍煙這麼跟季院長辭職:沒什麼可遺憾的,一切隨緣。

2015年遇上房產市場大蕭條,沒什麼切實可幹的活,整理以前的遺留工作,設計了一個六層醫院,沒有多少麵積,建築布置亂七八糟,不考慮結構實現的問題,違反結構設計規範的地方提出來建築依然我行我素,藍煙解釋結構規範解釋到口幹舌燥終於認識到了自己是對牛彈琴——高雅個沒勁,不願意幹了。但是怎麼能不幹呢,沒有熱情的工作對工作本身對自己都是煎熬。

跟著領導去LX市出差,天氣有些冷,八點半從汽車南站出發,差不多十點半到了。LX市不大,回民居多,街麵上許多清真餐廳,看起來像是把L市的QL區搬到了LX市,L市的QL區是回民集聚地,這裏與那裏建築環境,規模及風俗都差不離。隻是這邊的回民似乎是更溫和一些。L市隨便一個人身上都會捎帶些戾氣,這戾氣在他們身上會格外明顯。藍煙接觸的回民不多,但是還蠻喜歡的,感覺他們挺真誠的,除了個別的會比較潑悍,令人不敢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