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北京,驕陽似火,熱得人喘不過氣來。隨著報到日期的臨近,參加2003中國記者西部荒漠科考探險的隊員相繼來到北京。通知要求8月22日報到,我提前兩天到達,一來送孩子到北京上大學,疆二來想早來兩天結識一下北汽的朋友,了解一下我們探險所用的車輛。沒想到還有比我來得更旱的人。第一個來的自然是黃成德。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自從沈陽會議上提出此事,他一直就奔忙於北京和貴陽之間。他是這支探險隊當之無愧的隊長,因為他不僅是這次活動的倡導者、組織者,更為重要的是他有十多次進新疆、西藏探險的經曆。當我見到他的時候,他正在探險隊集訓地的一個人工湖邊,與組委會的同誌商量著什麼。我喊了一聲老黃!Il他一下子就昕出了我的聲音。我倆緊緊地擁抱。老黃比上次見麵時消瘦了一些,那是因為他一個人東奔西忙太辛苦了。
我問他有什麼事?我來做!"他緊緊抓著我的手說你來就好探險隊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了,暫時沒事,你先去洗一下,休息休息,晚上咱倆慢慢聊。"當天和我一起到的還有西安晚報社的李明。她是全隊惟一的女記者,也.005算是最積極的一個。記得當科考探險隊名單剛一敲定,第一個給我打來電話的就是她。我不知道她怎麼知道我的電工作人員收集隊員們簽的"生死狀"話。我們兩家媒體相距較近,所以聯係也更加緊密。從電話的交流中我感到她是一個充滿朝氣和激情的記者。開始我對她還是有些擔心,曾給她講過一些無人區的困難和艱辛,她說她想過,還說既然選擇了記者這個職業,就不怕困難。後來的實踐證明,她的確很優秀。提前到的還有貴陽電視台的葛飛、隊員們正在裝備車輛南國早報社的鄧誌勇、承德晚報社的鮑愛建、包頭晚報社的齊劍峰。除了伊犁晚報社的曾建輝和烏蘭浩特的李鳳傑,其餘的外地隊員都提前趕到了北京。
此次活動由"西部晚報環保宣傳協作會"和北京汽車有限公司主辦,由貴陽日報社承辦,中國記協、全國晚報工作者協會、中央電視台等61家單位協辦。由貴陽日報社和北京汽車製造廠有限公司牽頭組成的科考探險組委會,為探險隊的組織籌備做了大量的工作;北京汽車製造廠等三家企業為科考探險隊提供了全部裝備及經費。
報到的地方就在北京汽車製造廠的旁邊,記者們一到,都迫不及待地跑到廠裏,看看給科考探險隊準備的汽車。這是三輛乳白色的"陸霸"越野車,工人師傅正在給車輛加裝行李架、備胎、製氧機等輔助設施。早到的隊員都主動地加入到工作行列,除了協助工人師傅工作,關鍵是瞅機會還可以駕車在廠區遛上一圈,當時感覺真是棒極了。
8月22日,下午,參加這次活動的記者們到齊了,科考探險隊召開了第一次全體會議。會上,隊長黃成德在一幅很大的西部地圖前把此次探險活動的詳細路線做了介紹,並特別強調了一些必須注意的事項。然後極其嚴肅地講述了這次科考探險的艱巨和危險的程度,還有隨時都可能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
他特別強調作為隊長我將全力帶領大家完成這次科考探險,路上一切行動必須聽指揮,一些艱難的路段車隊要停下來,由我騎摩托車探路;探路過程中如果我遇到不測,將由〈天水晚報〉副總編張天元代理隊長職責,負責把大家安全地帶出無人區。"聽到老黃這麼一講,我的心裏猛地一跳,腦子一片空白。老黃事先沒有和我溝通,我沒有一點思想準備。心想,這不是開玩笑吧?肩扛起這樣的重任豈是一句話就能解決的?看看會場鴉雀無聲,隊長表情是那樣嚴肅。大夥兒瞅瞅隊長,又瞅瞅我,一個個嚴肅認真,我看不像在開玩笑,隻好默認了。
r接著,老黃從身邊拿起一個鐵皮製作的專門存放地圖的盒子,掌在於中繼續說這裏邊裝的全是地圖,各種版本的西部地圖,包括十萬分之一的軍用地圖。有了它再加上GPS定位儀,按照圖上的坐標進行對照,走出無人區沒有一點問題。大家既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但也不要過於緊張,關鍵是要保持一個平常心態。"然後,他拿出事先打印好的"生死狀要每個隊員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