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通常叫它藏北草原,但它在藏語中的意思更富於想像力,叫做"北方的空地其麵積大約60萬平方公裏,占西藏總麵積的一半。
位於藏北草原西部的羌塘自然保護區,其中沼澤、水域地麵積約1.4萬多平方公裏,為保護區的核心區。保護區內有長約70公裏以上的內流河7條,麵積5平方公裏以上的湖泊有20多個,其中最大的色林錯麵積為11640平方公裏。保護區內除黑頸鶴外,還生活著幾種珍禽異獸,特別是淡水湖錯鄂湖心的小島,海拔約4600米,四周天高水闊,沒有人類和野獸的騷擾,湖邊水草茂盛,湖中魚蝦豐富,成為各種鳥禽的樂園。每到春暖花開,冰雪融化,無數鳥禽就彙聚小島,在這裏棲息覓食,生兒育女,島上一片生機。
藏北高原地勢高,生態環境特殊,人煙稀少,西部大片地區被稱為"無人區迄今仍基本保持著原始的自然麵貌,保存著世界上最珍稀的野生動物群落和獨特的動物區係。這裏的珍稀動物不僅數量多,而且絕大部分為該地區所特有,中外學者一致認為這是世界上僅有的幾塊未開發的地區之一,其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不亞於南部非洲大陸。
為了保護好這一特殊自然區域和特有的珍貴動物,1988年國家將該地區劃為以保護高原特有自然景觀和珍稀動物為目的的羌塘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現有總麵積約30餘萬平方公裏,行政隸屬於那曲地區的雙湖辦事處、尼瑪縣、安多縣、班戈縣、申紮縣和阿裏地區的改則縣等六縣(處)。
保護區內地勢平坦開闊,湖泊星羅棋布,水天一色,是高原野生動植物的樂園。
據多年的科學考察,這裏已發現有種子植物70多種,哺乳動物38種,爬行動物3種,鳥類70餘種,魚類10餘種。黑頸鶴是中國的特產,也是世界上15種鶴類中惟一生隊長開車去探路存在高原的鶴。由於它所要求的生活條件特殊,種群繁殖率低,防禦敵害能力差,目前在世界上被看作十分稀少的珍禽,國際烏類紅皮書和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都把它列為急需拯救的瀕危物種,是國家級和自治區級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1987年在申紮縣設立的以保護黑頸鶴繁殖地為日的的濕地自然保護區,總土地麵積約為4萬平方公裏。探險隊邊走邊調整著自己的行進路線,並在沿途埋設了許多半永久性標誌,為以後來可可西裏西部考察的人開辟出一條通往藏北的通道。_099這裏的路更加難行(說路隻是為了敘述方便,實質土這裏壓根就沒有‘路)。偌大的無人區,有時連放個汽車輪的地方都很難找,不過這倒應了那句"車到山前必有路"的俗話,探險隊愣是要在沒有路的昆侖山上壓出一條路。
9月17日,我們起了一個大早,想多趕一點路。中途沒有休息,到下午5點多才走了31公裏,前邊又無路可走了。車隊隻好停下來,由隊長開車前去探路。
太陽還高高地掛在西邊的天際,我們停在一個小山包上,注視著隊長探路的方向。山下是一片草甸沼澤,過了沼澤有一座外型奇特的小山,隊員們稱它"獨角山"。山上全是裸露的黑褐色的岩石,山頭飄著幾朵白雲,遠處是銀光閃閃的冰峰;小山和冰峰錯落有致,在藍天的映襯下黑白分明,看上去如仙境一般。
但是,此刻大家更關心的是前邊能不能找到路?對高原景色已經失去了往日的興奮和熱情。
一個小時以後,隊長開車回來了,大家急忙上前打聽前邊的路況。隊長臉色沉重,沒多說什麼,隻是告訴大家就地宿營。我們從隊長的臉色和他說話的語氣中感到了情況的嚴重性。
從地圖上看,我們離今天的目的地"羊湖"隻有五公裏,可是由於近年來全球氣溫變暖,冰川融化,沼澤和濕地麵積增大,車輛行進相當困難,尤其是進入藏北以後,行車更是艱難。昨天我們在考察中也曾發現有當年地質測繪部門工作時遺留下來的紅藍鉛筆、碳素墨水及生活用品等,同時還有他們留下的車轍,但現在來看,許多當年能走的車道已被湖水淹沒。根據實地考察,可以斷定,這裏的凍土層有的已經融化,冰川和雪線後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