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他還是個流氓(1 / 2)

易名宇也懶得再管這三個人渣,悠閑自得的吃了起來,時不時的喝一口紅酒。

這可是五萬多一瓶的羅曼尼康帝啊,以前隻在電影裏看過,今天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這種味道。

好吧,其實這味道也沒什麼特別,酸酸的,還帶有一些幹澀的苦味。

葡萄酒並不適合中國人的口味,隻是自從改革開放以來,西方文化大行其道,西方人的品味自然而然會湧入到國內。

首當其衝的就是那些洋人的節日,什麼情人節、聖誕節,這些節日的流行,反而衝淡了中國自己的節日。

其次就是西方人的品味,紅酒就是一個代表,盡管很多人不太喜歡喝紅酒,但為了彰顯自己的與眾不同,他也必須喝,還得裝作自己很懂的樣子,尤其是那些自認為是上流社會的人。

易名宇不是上流社會的人,所以他不用裝,他從來就不是一個喜歡裝的人,因此他喝酒不像趙曉嫚那樣小口小口的抿,生怕弄疼酒杯一樣。

他喜歡率性而為,大口大口就像喝水一樣喝,雖然並不好喝,但五萬多塊的東西,不喝白不喝。

雖然體會不到什麼上流社會的感覺,但喝下去,心理上的感受似乎真的有些不一樣。

“紅酒不是這麼喝的,你這麼喝和那些鄉巴佬有什麼區別。”

見他咕嚕幾口就把一杯酒喝完了,趙曉嫚就取笑了起來,不過也是在糾正他的不對之處。

易名宇不以為然的笑道:“喝個酒而已,用得著那麼多講究嗎?”

“當然要講究,不然怎麼會有高雅和低俗之分,紅酒是個高雅的東西,你那樣喝就是在侮辱這瓶紅酒。”

趙曉嫚說的是一套一套的,優雅的端起酒杯,輕輕的抿了一口,微微揚起下巴,帶著一絲驕傲:“就得像我這麼喝,酒要含在嘴中三秒,細細品味其中的滋味。”

“誰規定的必須這麼喝?法律有什麼規定嗎?不這麼喝犯法嗎?”

易名宇一連問出三個問題,趙曉嫚一時間不知道怎麼回答,就有點生氣了:“我規定的,你這個土鱉,我教你怎麼喝酒,還給我頂嘴,不知好歹。”

他沒有生氣,反而有些優越感:“你生氣就說明你找不到理由反駁,其實所謂的品味不過是某一部分人為了顯示自己與眾不同而設定的規矩,紅酒之所以在西方盛行,和他們的飲食習慣有關,西方人主要以肉食為主,而且喜歡吃半生不熟的,他們覺得那樣肉質鮮美,但這有個缺陷,肉不熟就有股腥味和膻味,紅酒可以中和這些氣味。”

“因此紅酒就成了西方人用餐時必備飲品,最重要的是在那個時代能夠天天吃的肉的人都是貴族和有錢人,所以他們就製定了這些所謂的品酒的規矩,以此來區分他們和貧民的不同。其實它和我們中國北方有些地區的人喜歡喝醋是一個道理,但北方人性格直率,他們不喜歡定那麼多規矩,要喝就大口喝,不用為了特意體現自己的與眾不同而硬生生的整出一套規矩來。”

易名宇也說的頭頭是道,分析的也像那麼回事,他笑了笑接著說:“如果非要像西方人那樣給自己定個規矩顯示自己的不同,其實北方喝醋的那些人也可以在喝醋上麵整一套規矩出來,搞出一個醋文化,搞出十大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