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八年六月,魚山集。
自從劉子安帶著三百多名俘虜投靠魚山集之後,劉君韜便全力著手進行這些俘虜的整編事宜,不但將所有俘虜的名字整理成了花名冊,還不斷的安定人心,防止有一些想不開的俘虜幹出什麼傻事。
還好,將近兩個月的時間過去了,這三百多名劉家的俘虜很是聽話,每日裏隻是在高冉所部青壯的指揮下,進行著跑步、隊列等基礎操練,沒有任何人故意生事。
同時,劉子安也在魚山鹽池那邊全力招募灶戶,在嚴虎的支持下,派出了大量的護衛隊青壯前往東平湖蘆葦蕩和魚山蘆葦蕩散布消息。
憑借著劉家往日的威名,以及劉君韜日漸響亮的名號,越來越多的灶戶從東平湖蘆葦蕩和魚山蘆葦蕩中走了出來,攜家帶口的趕到魚山鹽池投效。
短短兩個月的時間,便有至少一千多戶的灶戶趕到了魚山鹽池,好幾千人熙熙攘攘的聚集在魚山鹽池,可以是已經人滿為患了。
劉子安見狀可謂是欣喜不已,在嚴虎的配合下,先是將這上千戶的灶戶暫時安頓在魚山鹽池之外。
由嚴虎手下的青壯緊急修建了大量的地窩子供這些灶戶暫時居住,此時正是炎炎夏日,這一千多戶灶戶倒也能夠暫時住下來。
接著,劉子安便當眾宣布了三條出路,讓這些灶戶自行選擇自己的未來:
一條便是留在魚山鹽池為劉君韜熬製私鹽,為了打消這些灶戶的疑慮,劉子安當眾公布了劉君韜收購私鹽的價格,那就是每斤十文錢!頓時受到了眾多灶戶的追捧。
一條出路便是舉家遷到魚山集落戶,這些灶戶會得到一些口糧田活命,需要上交朝廷的稅糧也由劉君韜擔下,但是作為交換,這些灶戶的家中要出一名青壯加入魚山集護衛隊。
還有一條出路,便是舉家遷到安山鎮去,這些灶戶沒有口糧田,但是劉君韜會給這些灶戶在鎮上分配一些活計,家中同樣需要出一名青壯加入魚山集護衛隊。
聽完之後,在場的一千多戶灶戶頓時議論紛紛,所有人都開始和家韌聲商議,討論著自家到底要到哪裏討生活。
劉子安見狀並沒有著急催促眾人做出選擇,而是安排護衛隊青壯在魚山鹽池大門口設立登記台,所有做出選擇的灶戶都要在此進行登記,之後便會被護衛隊青壯帶到一邊等候分配。
沒過多久,這些灶戶便做出了自己的抉擇。
那些願意留下熬製私鹽的灶戶當場就會被帶進魚山鹽池內進行安頓,想要遷往魚山集和安山鎮的灶戶,則是需要在原地繼續等幾,待到兩處駐守的護衛隊青壯遷來領人,這些灶戶才能舉家遷走。
一連四過去了,一千多戶灶戶陸陸續續全都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大約有三百多戶灶戶決定留在魚山鹽池,四百五十多戶選擇前往魚山集,剩下的兩百戶灶戶想要遷到安山鎮。
劉子安也是讓護衛隊青壯一一登記,記錄好花名冊備查。
沒過兩,魚山集和安山鎮先後各自派來了一隊幾十饒青壯,將願意遷走的灶戶全部領走,之後魚山鹽池外麵頓時安靜了下來,不複之前的喧囂。
劉君韜在收到了劉子安派人送來的花名冊之後,便命令駐守在安山鎮的張驍軍立即開始征召青壯的工作,並且限定在十日之內,將征召的所有青壯送到魚山集接受整訓。
留守在魚山集的高冉同樣開始征召青壯的工作,準備在十日之內將所有的青壯征召齊備。
十日之後,高冉經過篩選一共征召了四百五十名青壯,張驍軍也派人送來了兩百名青壯,再加上劉家的三百五十名俘虜,劉君韜此番一共征召到了整整一千名新生力量。
在征召灶戶的這兩個月時間裏,劉君韜還幹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將魚山集內的護衛隊營地進行了全麵的擴建,增加了新兵操練所需的一些場地和器械,並且將原本有些雜亂的房屋進行了整體的規劃。
此番,劉君韜眼見新增了一千名青壯,便將自己整理好的一份操練大綱甩給了高冉,讓其按照其中內容對那一千名新征召的青壯進行操練。
“按照我的這份操練大綱,一個半月到兩個月的時間,這些新來的青壯就能夠操練出來。你要記住,一定要從嚴操練,決不能夠敷衍!”
高冉點頭答道:“練總放心,我一定好好操練這些新人!”
劉君韜看著高冉臉上的笑意,心中可以肯定,在未來兩個月的時間裏,這一千名新征召來的青壯一定會過得非常“充實”!
這一,護衛隊營地外,一千名新征召的精壯漢子正聚集在外麵的空地上,在一百多名護衛隊青壯的督促下,有序的排成了五條長隊,按著順序一個一個的作著登記。
“姓名、年紀、家中有誰?”
“是灶戶還是劉家人?”
“可有什麼特長?”
五名套著一身類似鴛鴦戰襖號衣的護衛隊青壯坐在營地門口,排成了一排,如同關隘一般一個一個的盤問排隊走過來的青壯,朝桌子前一個個排隊走來的青壯漢子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