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劉氏二鍋頭(一)(1 / 2)

劉君韜和唐宇、馬立軍一同登上了魚山,朝著山上的酒坊走去。

沿途上,常宏道手下的護衛隊青壯把守著沿途要點,嚴密程度絲毫不比山下的琉璃工房差,劉君韜看了也很是滿意。

眾冉了酒坊之後,馬立軍便帶著劉君韜四下看了一下,然後道:“練總,咱們酒坊的曲子好,酒窖好,高粱也好,所以這酒糧就發的好!在您來之前,為了檢驗酒糧的好壞,我便開始規模的釀酒了,算是試做一下。按照招募的釀酒師傅的話,其實現在這樣子直接壓出來都可以當酒賣了。”

劉君韜點零頭,並沒有什麼,而是看向了旁邊的酒坊學徒們,見眾人正拿著木鍁把酒糧鏟進木桶,然後向酒坊內運過去。

這時,馬立軍躬身道:“練總,前麵就是蒸酒的作坊了,現在氣熱,這裏麵就更熱,進去沒多久渾身上下都被水浸濕了,咱們還進去嗎?”

劉君韜擺擺手,道:“大家都是男人,熱了就光著,我就是要看你們怎麼出酒的。”

聽到劉君韜這麼,大家也都無話,唐宇、馬立軍跟進去就是了。

眾人才走到門口,劉君韜的額頭就見汗了,裏麵熱氣蒸汽撲麵而來。

“跟你了多少遍,拉風箱不是拉鋸,要壓住慢慢來!”

眾人剛一進來,便聽到裏麵的釀酒師傅大聲吆喝起來,蒸酒大灶邊上,正在拉風箱的學徒工連忙放慢速度。

劉君韜來的時候曾經囑咐過,酒坊裏的很多東西自己不懂,要詳細解,看到這一幕,邊上的馬立軍便道:“練總,蒸酒要慢火細蒸,才能把酒氣全蒸出來,要是火一大,發的太快,反而沒有酒出來。”

劉君韜點零頭,隻見一口直徑七尺的大鍋放在灶上,但在外麵僅僅能看到鍋沿,因為鍋上還套著一個五尺出頭的大木桶,完全將鍋套在裏麵,這木桶嚴絲合縫的,木板拚接的地方還用材料抹平,外麵又圍著幾層厚布。

在這大木桶上半部分的開著幾個口,有幾根銅管伸出來,而這大木桶的正上方則放著一口淺底大鍋,邊上還豎著個木架梯子。

“下麵這個大鍋叫做地鍋,中間這個叫做蒸桶,上麵那個就是鍋,等下在地鍋上鋪滿酒糧酒母,然後慢火細蒸,酒氣便會上升,那鍋裏放著冷水,酒氣在鍋上凝成酒水,掉在鍋下麵的露台上,然後順著銅管流出來,這就做出酒了。”馬立軍解釋的很是詳細。

劉君韜聽得十分專注,身後的唐宇顯然也是頭一次看到釀酒的過程,也是聽得很仔細。

那邊,一名釀酒師傅在蒸桶上一摸,低頭看看灶裏的火,便抬頭大聲道:“可以蒸酒了!”

馬立軍看著趙進點頭,連忙吆喝道:“起蒸桶,下酒糧,盯著外麵香頭,等那香燃盡,去外麵井裏打水去。”

那蒸桶上有木杠,幾名學徒過去,一同吆喝了聲,齊齊發力,把那蒸桶平穩抬起,地鍋邊上早就有人準備好了,把一桶一桶的酒母酒糧倒入地鍋的大蒸屜中,等倒的差不多,又用木耙將酒糧鋪平。

與此同時,也有人看著放在幹燥避風處的一個香爐,那裏麵並不是常見的一炷香,差不多比自家香爐的線香長度短三分之一左右。

有人喊著號子,將蒸桶放下,把早就預備好的濕布仔細的圍在蒸桶和地鍋的結合部,防止蒸汽露出,那炷香很快燃盡,學徒們急忙挑著扁擔去擔水。

“練總,如今氣炎熱,要是水來的太早就熱了,也就出不了酒,隻能等火候差不多的時候再朝著鍋加水,這樣才有效果。”馬立軍解釋道。

這時,有學徒工一直看著蒸桶,待到第五個人挑水進來之後,蒸桶上半部分開始有蒸汽冒出,一名上了年紀的釀酒師傅便大聲喊道:“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