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劉氏二鍋頭(三)(1 / 2)

劉君韜完之後,眾人都是凜然,沒有人會懷疑劉君韜所的真實性。

這時,唐宇笑著道:“練總,這劉氏二鍋頭的名字雖然平常,但是卻包含這練總的姓氏,別人一聽就知道是咱們魚山集的產業,這無形當中可是增加了咱們酒坊的競爭力啊!”

劉君韜看了唐宇一眼,明白這是唐宇怕自己嚇著那些釀酒師傅,故意轉開話題。

於是,劉君韜仔細看了看唐宇,見其已經渾身濕透,卻依舊不肯赤膊上身,看著滑稽的很。

劉君韜便笑著道:“現在酒坊的事情已經布置完畢了,你也趕快換身衣服涼快下,看你熱的,都濕身了。”

眾人聞言都是轟然大笑起來,唐宇低頭看看自己,也是跟著笑了起來,答應後轉身出門,那邊馬立軍也是自去忙碌了。

劉君韜從旁邊拽過來個空酒壇坐在上麵,自嘲的低聲道:“其實我就是想叫二鍋頭的,隻不過這山東沒有牛欄山罷了!”

其實,劉君韜的這套做酒的工藝的確就是二鍋頭的工藝,而且還是山寨了後世北京牛欄山二鍋頭的技術。之所以加上了劉氏的名字,倒不是為了避嫌,純粹是為了彰顯自己的姓氏而已。

在原本的曆史上,這二鍋頭酒要再過百年才會出現,沒什麼可避諱的。

就算是有什麼人比較聰明,從這二鍋頭的名字上悟出了釀酒的工藝,到時候劉氏二鍋頭也已經打開了局麵,占據了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別家的仿製二鍋頭白酒也沒有什麼生路可言。

再退一萬步,就算是別人仿製的二鍋頭酒能夠和劉君韜的劉氏二鍋頭相抗衡,劉君韜也有把握,憑借商部的雄厚實力將其徹底打垮!

畢竟,劉君韜有著後世幾百年的見識,什麼樣的商戰、促銷手段沒見過?真要像擠垮幾家酒坊,那就是分分鍾的事情!

其實劉君韜從前所學的知識和做酒並沒有絲毫關係,但自己卻比較喜好喝酒,隻有這種醉酗酗的感覺,才會讓劉君韜感覺不到沒有親饒孤獨福

就這樣,經曆的酒場太多,喝的酒太多,很多酒上的知識和典故劉君韜也就知道不少。

來也是有趣,這二鍋頭酒的做法就是劉君韜從前的記憶中最深刻的一部分,原因無他,聽得太多,被動記憶的很清楚。

二鍋頭的典故劉君韜聽過許多次,是從前做酒的時候,第一鍋的所謂酒頭中雜質太多,喝下去烈性太大,又對人體有害,而最後一鍋的酒尾則是太淡,已經沒有酒味了。

後來,有京城的趙家三兄弟改進了燒酒的工藝,創造性的采用“掐頭去尾”的工藝做出了二鍋頭,然後行銷下,這就是牛欄山二鍋頭的前身。

二鍋頭並不是什麼頂級的名酒,其釀造工藝也並不那麼複雜,而且在這個價位上足夠清冽醇厚,遠勝過同等檔次的燒酒,另外一點,二鍋頭是用高粱釀造的,高粱的價錢比米麥豆不知道要便宜多少,成本已經低了很多。

這也正是劉君韜看重的一點:可以用最少的成本,賺取最大的利益!

劉君韜記得很清楚:在北方,二鍋頭的確是很大眾的白酒,而且大家喝它並不是單純的因為便宜,是因為二鍋頭的味道的確不錯。

盡管對曆史進程的記憶比較模糊,但趙家三兄弟改進工藝製造二鍋頭的時間,在原本的曆史軌跡上是滿清康熙年間,和現在大明正統年間相隔了一百幾十年的時間。

所以劉君韜大體上能夠肯定,現在肯定沒有這種類似的“掐頭去尾”釀酒方法,自己的劉氏二鍋頭隻要是一出貨,肯定能夠大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