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十一年七月,大明南直隸普降暴雨、連綿不絕,致使長江、珠江等大江大河水位暴漲,淹沒良田城鎮無數,各地受災百姓流離失所、死傷狼籍。
英宗得知消息之後,立即詔令南直隸以及江南各省調撥錢糧賑災,並且免除災區百姓三年賦稅。
但是,當英宗的旨意送達災區的時候,南直隸和江南各省已經亂成了一鍋粥!
此前,朝廷為了對付不斷南下侵擾的瓦剌大軍,已經將南直隸和江南各省的駐軍調集北上,留下的兵馬不但數量嚴重不足,而且幾乎都是老弱之兵。
這樣的兵馬,別賑災、放糧,疏導百姓避險求生了,就連最基本的維持地方秩序都做不到!
如此一來,數以百萬計的災民在無依無靠之下,隻能如同潮水一般湧向周邊的富裕城池。
麵對來勢洶洶的災民浪潮,南直隸和江南各省的豪門世族、官宦之家出奇的保持一致,全部出動家丁、家奴,甚至是所在城池的衙役、巡城弓兵、衛所兵,將湧來的災民驅趕到別處,絲毫不顧及災民的死活!
當然,受災省份的絕大部分官吏還是在忠實執行英宗的詔令,但是苦於缺少人手、錢糧不足,能夠安置的災民數量有限,根本無法遏製災民大潮的形成!
而且,各地官府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疏解洪水,防止長江、珠江大堤出現垮塌上麵,安置災民隻是次要的事務。
如此一來,各地無法求活的災民隻好開始長途遷徙,一部分災民北上山東、河南,一部分災民南下江南各省。
不過,數十萬南下江南各省的災民卻是走投無路,被各地的豪門世家、官宦士紳聯起手來封堵尾追,不斷的被驅趕回南直隸。
不得已,最終除了被南直隸安置下來的十幾萬災民之外,剩下的絕大部分上百萬災民,全部選擇了北上,朝著河南湧去,其中還有二、三十萬災民湧向了山東。
當劉子安接到手下送來的消息之時,那二、三十萬災民已經進入了徐州地界,眼看著就要北上山東,進入兗州府和青州府了!
此時,郭永忠、張白圭、唐宇、郭沐英、胡德興、劉子安都已經聚集到劉君韜家中,眾人傳看著探查部的這份消息,臉上都是無比的凝重。
眼下兗州府可以是不設防之地,如果那二、三十萬災民湧進兗州府的話,就如同是蝗蟲過境一般,會讓整個兗州府陷入動蕩之中!
現在的兗州府可是沒兵沒糧,駐軍和各州縣的存糧都已經發往邊關,已經沒有能力安置這幾十萬的災民了!
郭永忠臉色悲戚的道:“君韜,一定要想個辦法啊!咱們玉山鎮能有今不容易,要是讓那幾十萬的災民衝進來,民部散在各地的農莊首當其衝就會被災民洗劫一空的,咱們玉山鎮的一切就全完了!”
唐宇也是有些慌了,顫聲道:“練總,現在咱們商部的生意遍布整個山東,而在兗州府的生意更是密集,隻要那幾十萬災民衝進來,商部的店鋪也會被洗劫,特別是各地的庫房、貨棧!練總,咱們損失不起啊!”
郭永忠和唐宇的話,讓眾人原本就無比沉重的心情變得更加不好。
一旁,郭沐英甚至已經雙眼赤紅,顯然已經是哭過了,此時道:“君韜,你快想想辦法啊!咱們不能坐以待斃!”
這時,張白圭猛然一拍桌子,大聲道:“依我看,咱們馬上動員護衛隊,在安山鎮、滑口鎮、張秋鎮、玉山鎮,以及通往各處的官道上設卡,將北上而來的災民全部攔下!”
劉子安和胡德興對視一眼,二饒臉上都是憂慮之色,微微搖了搖頭。
劉君韜也是道:“張師傅,沒用的!先不咱們護衛隊兵力有限,而咱們玉山鎮的生意、農莊分散各地,不可能麵麵俱到。而且,幾十萬災民蜂擁而至,不可能沿著官道行進,而是會如同蝗蟲過境一般橫掃各方,區區幾千人馬如何阻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