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周宗勝率領一千六百多名青壯一路疾行,隻用了兩的時間就趕到了沂南縣境內。
此時,王能也率領五萬賊寇包圍了沂南縣縣城,將四處城門全部封鎖了起來,將沂南縣徹底變成了一座孤城。
而沂南縣城內的知縣急忙召集齡吏和巡檢,帶著城內的兩百多個衙役、巡城弓兵登城據守,並且征召城內百姓青壯協防。
看著城外正在抓緊時間趕製簡易雲梯的賊寇大軍,沂南縣知縣等人憂心忡忡,就算是將城內的百姓青壯全都征召起來,沒有經過任何操練臨時糾集起來的民壯,到底能不能抵擋得住五萬賊寇大軍的猛攻?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不知道兗州府民團趕到哪裏了,希望能盡快趕到吧!”
沂南縣典吏則是憂心忡忡的道:“大人,就算是那兗州府民團趕來了,幾千民團能打得過數萬賊寇嗎?”
知縣聞言長歎一聲,道:“咱們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這沂南縣能守一時算一時吧!”
周圍眾人聞言都是神色黯淡、沉默不語。
就在這時,城外的賊寇大軍忽然歡聲雷動,數十架臨時趕製出來的雲梯被集中了起來,看樣子賊寇大軍是準備猛攻沂南縣北麵了。
“諸位!報國的時候到了,想想你們在城內的妻兒老,要是讓賊寇進了城,他們還有活路嗎?奮戰!”
沂南縣巡檢不斷在城牆上奔跑著,大聲呼喊著鼓舞一千多名臨時征召的民壯。
這些民壯看著城外無邊無盡的賊寇大軍,無不是膽戰心驚,此時之所以還能堅守在城牆上,完全是因為自己的家人都在城內,眾人已經退無可退了!
沒過一會兒,王能看了看人頭攢動的沂南縣北城牆,不禁冷笑一聲,當即下令開始攻城。
五萬賊寇大軍之中,有一萬五千人馬是王能之前率領的老賊,剩下的三萬五千人馬則是裹挾而來的青壯。
此時,王能調撥出五千老賊上前,裹挾著一萬五千青壯衝向了沂南縣北城牆,準備用這一萬五千青壯作為炮灰,消耗沂南縣的防禦力量。
這樣的打法和後世明末時期的李自成、張獻忠二賊如出一轍,全都是奉行戰場淘汰法則,以數萬裹挾青壯驅趕上陣,能活下來的便編進老營之中,死聊就地一埋。
很快,五千老賊驅趕著一萬五千青壯扛著雲梯,開始蟻附登城。
“賊眾上來了!守住城牆!”
知縣也是尖聲大叫著,和麾下的眾官吏各管一處,指揮衙役、巡城弓兵和民壯防守城牆。
轉眼之間,無數賊寇便紛紛冒出了頭,那些衙役、巡城弓兵和民壯也是豁了出去,揮舞著手中的兵刃和那些冒出頭的賊寇開始搏命。
可是,這些守城的民壯等人如何抵擋得住賊寇大軍?就算是那些被裹挾而來的青壯也都是凶悍不已,畢竟從了賊,自己的家又都被賊寇扣押下來作為人質,就已經沒有回頭路了,隻能一條路走到黑了!
隻見一個又一個賊寇衝上了城牆,撲向了周圍的民壯、巡城弓兵,這些賊寇瘋狂無比,隻要是登上了城牆便不再回頭,直到戰死為止,讓周圍的民壯、衙役、巡城弓兵膽寒不已。
這也難怪這些賊寇如此悍勇,王能調集的五千老賊就在城下督戰,隻要有權敢後退,一人後退、全隊皆斬!
在這樣嚴苛軍法的威懾下,原本還老實巴交的青壯,轉眼之間就變成了凶神惡煞的悍匪,激戰才進行了不到一炷香的時間,沂南縣北城牆便頻頻告急,已經有十餘處垛口被賊寇占據了!
眼看著越來越多的垛口被賊寇占據,知縣等人也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般,不斷將城內其它地方的民壯調集到北城牆上,想要用人命將賊寇推下去。
可是事與願違,此時城牆上的民壯、官兵已經傷亡慘重、節節後退,趕來支援的民壯見到如此血腥的場麵,大多數人都是未戰先怯,根本就上不了城牆。
一時之間,北城牆上的賊寇人數越來越多,而守軍的人數則是逐漸減少,很快便處於劣勢了。
“難道我沂南縣今日便要萬劫不複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