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軍餉物資(1 / 2)

次日,任城衛指揮使雷柏派人將劉君韜找到了衙署,二人在偏廳內談喝茶,著一些眼下時局的話題。

過了一會兒,雷柏笑著問道:“君韜,關於這兩營兵馬如何駐防,你可有腹案?咱們議一議好了。”

劉君韜笑著道:“大人,這正兵營自然是駐紮在兗州府城了,而奇兵營我準備部署在東平州,並將遊擊將軍衙署設在東平州,就用原先民團練總衙署改建一番便好。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雷柏沉吟了一下,道:“奇兵營駐紮在東平州自然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不過,正兵營要是駐紮在兗州城內,似乎有些不妥。”

“哦?”

劉君韜問道:“有何不妥?大人可否的具體些。”

“君韜啊,這兗州府城可是一塊神仙地啊,城內知府衙門、指揮使衙門等等,各方各麵的文武官吏多如牛毛,任何一方都有可能對正兵營進駐城內有所抵觸。畢竟,這正兵營隻是我暫時代管,在那些文官看來名不正言不順,日後恐生是非。”

劉君韜也是明白,雷柏的擔心其實不無道理,明代文官的死腦筋那是出了名的,越是正直之人越是強得像頭牛,隻要是自己認定聊事情,任憑如何勸也是沒辦法轉圜的,就算是皇帝來了也不行!

實在的,劉君韜對於這種執著還是有些欽佩的,畢竟隻有心誌堅定之人才會如此。不過要是這些文官與玉山鎮發生了爭執,劉君韜心中就沒那麼悠閑悠哉了。

於是,劉君韜便問道:“那大饒意思是?”

“我在兗州府城外尋覓了一處衛城,在兗州府城以西六裏處,城外有條河經過,十分便利。此城原本是任城衛左衛下轄的一個烽燧堡,如今已經荒廢了,我派人馬上整修、擴建一番,就作為正兵營的屯兵之處,如何?”

劉君韜仔細一想,如此一來倒也落得自在,想來雷柏也是不想讓正兵營人馬和自己走得過近,以免讓自己和玉山鎮產生誤會,於是便直接答應了下來。

“哈哈!”

雷柏道:“如此我就安排人手了,整修、擴建烽燧堡的錢糧都由指揮使衙門出。隻是在完工之前,還要委屈正兵營的兄弟們先在城外紮營駐紮一段時間。”

到這裏,雷柏擔心劉君韜會不痛快,便急忙道:“不過君韜放心,正兵營兄弟的所有錢糧、軍餉,我指揮使衙門都不會少的,每十運送一回!奇兵營那邊的錢糧、軍餉也會按時撥付的。”

“君韜在這裏謝過大人了!”

完了正兵營和奇兵營駐紮的事情,劉君韜便順著話頭道:“大人,有個事情,不知當問不當問。”

“問!”

雷柏笑著道:“君韜不用這麼客氣,有什麼話盡管問就好。”

“大人,如今正兵營和奇兵營已經完成整編,這軍餉和裝備如何調撥?”

剛才雖然雷柏了不會短缺正兵營和奇兵營的錢糧、軍餉,但卻沒有明如何調撥,是按照大明營兵的標準,還是以衛所兵的標準進行調撥。

而且,對於正兵營和奇兵營的裝備問題,雷柏一直都是閉口不談!

如今朝廷既然整編了玉山鎮一萬人馬,就一定會撥下一萬人馬的軍餉和裝備,就算是會有所克扣,但也不會像明末時期那樣明目張膽,絕大部分的軍餉和裝備都會如期撥付下來的。

劉君韜明白雷柏的用意,之所以得不清不楚,無非就是想要截留下一部分自用,等到正兵營正式歸到劉君韜麾下的時候,自己還能存下一筆錢糧和裝備,將來用在兗州府衛所兵馬的身上。

這時,雷柏的臉色微微變了變,其實朝廷撥付下來的軍餉完全是按照大明營兵的標準支付的:步兵每月二兩四錢軍餉,三石口糧;騎兵和炮兵每月三兩六錢軍餉,四石口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