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巨寇(一)(1 / 2)

葉宗留、王能被劉君韜率部擊敗之後,便一路逃竄,一直向南逃出了青州府地界,在南直隸和青州府交界處攻占了一處明軍衛堡,將周邊的船隻搜羅一空。

之後,二人便率領兩萬賊寇乘船出海,朝著浙江進發。

眼見成功出海甩掉了劉君韜所部人馬的追擊,葉宗留和王能都是長出了一口氣,以為二人可以率部重新在南方立足。

但是人算不如算,二賊率部乘坐的船隊在半途中遇到了海風大浪,大約三分之一的船隻當場沉沒,剩下的船隻也是傷痕累累,已經無法再繼續航行了。

葉宗留見狀也是嚇了個半死,畢竟在茫茫大海上個人還是太過渺,隻能是聽由命。

於是,葉宗留急忙下令靠岸,此時也顧不得其他了。

賊寇上岸之後才發現,船隊竟然到了福建地界,在福州府長樂縣境內登岸了。

葉宗留清點了一下剩下的人馬,兩萬大軍隻剩下了一萬五千人而已,隨軍的錢糧輜重全都損失一空。

此時,葉宗留和王能所部賊寇剩下的這一萬五千賊寇的士氣已經瀕臨崩潰,周圍的城池根本打不下來,劫掠附近的村子也會招來官軍,到頭來大家還是個死,眾賊到了這裏已經是山窮水盡,沒有什麼出路了。

可就在這時,鄧茂七率眾在延平府造反了,聲勢極大,甚至福州府這邊都是震動不已。

葉宗留聞訊不禁和王能抱頭痛哭,感歎無絕人之路,立即率部殺向了延平府,投靠了茂七,先換來了一條生路。

話這賊寇鄧茂七原名鄧雲,本是江西南城珀玕鄉人,後遷居於延平府沙縣二十四都黃竹坑,佃農出身。

鄧茂七年少勇悍有智,長得人高馬大、氣力過人,而且還以俠義為眾人所信服,才三十多歲便已經是鄉裏一呼百應的漢子。

就在葉宗留會同徐州徐家的人馬,與劉君韜所部大戰的同時,鄧茂七因為憤殺沙縣當地的豪強,與胞弟避匿在福建寧化府鄉紳陳正景的家中,並且分別改名為茂七、茂八。

在此期間,鄧茂七和鄧茂八常常聚眾為墟,不斷招攬之前相熟的同伴,彙聚周邊窮苦、破家的百姓,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便聚眾數千人!

當地官府害怕生出事端,便出兵予以驅趕。

不久,鄧茂七、鄧茂八率部流亡回到了沙縣,趁機大肆擴充手下人馬,沙縣附近的青壯、遊手聞訊紛紛趕來投靠,鄧茂七趁機編民為甲、自製兵杖,並且在沙縣周邊各處要地結寨據守,沙縣一帶的官府甚至不敢加以幹涉。

再後來沙縣一帶官紳在福建政使宋新的庇護下欺壓百姓,強迫百姓把田租送進倉庫,逢年過節還要送雞鴨魚肉,俗稱"冬牲",引起沙縣一帶百姓的強烈不滿。

鄧茂七見狀趁機大肆籠絡人心,被推為沙縣一帶的“總頭”。

延平府眼見鄧茂七成了氣候,便派弓兵前去拘捕鄧茂七,準備驅散其部人馬,卻不成想被鄧茂七設下埋伏,延平府派來的三百弓兵死傷殆盡。

一時間,鄧茂七的名號大振,周圍的土匪、遊手、豪強紛紛來投,就連寧化府鄉紳陳正景夜趕到沙縣陳山寨,與鄧茂七一起殺白馬祭,聯合來投的各股人馬一起歃血為盟,宣告正式殺官造反,鄧茂七自號鏟平王。

消息傳出整個東南各省大為震動。

隨後,鄧茂七所部賊寇發展十分迅速,待到葉宗留、王能率部來投之時,鄧茂七已經聚眾數萬。

同時,尤溪蔣福成、清流蘭得隆等賊寇聞訊也紛紛聚眾響應,一時之間八閩震動。

當葉宗留、王能率部趕到沙縣的時候,鄧茂七已經率領所部賊寇攻占了沙縣縣城,並在延平府郊外的王台一帶設立總甲、裏長等官職。

正統十四年十二月中旬,葉宗留、王能所部被鄧茂七部署在沙縣以西二十裏的陳家寨,拱衛沙縣縣城,並且負責抵禦西麵來犯之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