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數年積蓄毀於一旦(1 / 2)

三之後,劉君韜率軍從曲裏鋪出發北上,大軍隻用了兩時間便從曲裏鋪趕到了黃河南岸,黃河對岸便是穀亭鎮。

此時,黃河河水依然暴漲,黃河南岸方圓幾十裏範圍內的渡口已經全部被大水衝毀了,看樣子大軍在短時間內渡過黃河北上是不可能了。

眼見如此,劉君韜心急如焚,急忙命令鐵騎營將士分散各處搜集船隻、尋找渡口。

接著,劉君韜便命令大軍尋找了一處地勢較高的山坡,讓大軍暫時駐紮。

在此期間,劉君韜率領一隊護衛在周圍走動了一番,發現黃河南岸到處都是一片狼藉。

雖然此時黃河大堤在各地官府的主持下已經修葺完畢,但各地的大水依舊沒有完全散去,各地還零星分布著不少的堰塞湖,各地的村鎮被大水衝毀者不計其數,無數的農田都已經徹底荒蕪,入目都是淒慘無比。

劉君韜見狀不禁痛心不已,甚至有一種恍惚的感覺,好像自己猛然間穿越到了明末亂世,好像大明即將傾覆一般!

“蒼瞎眼啊!”

劉君韜長歎一聲,如今瓦剌幾十萬大軍兵臨邊境,而黃河又在此時決口,當真是禍不單行啊!

雖然熟知曆史的劉君韜明白,大明完全能夠渡過這些難關,但大明的國力也不可避免的被嚴重削弱,特別是大明武勳集團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各地官府對民間的控製力也受到了極大的削弱,這些都為明末亂世的到來做了鋪墊。

而劉君韜十分清楚這一切,便想要盡自己所能,將這一曆史改寫過來!

兩之後,鐵騎營的將士紛紛趕了回來,並為劉君韜帶來了一個好消息:由此向東四十裏外,還有一處大渡口完好無損,可以供大軍渡河北上。

劉君韜聞言大喜,一麵命令鐵騎營將士積蓄搜集船隻,全部彙聚到東麵的渡口去,一麵集結大軍朝著東麵的渡口行進。

兩之後,大軍抵達渡口。

此時,鐵騎營將士已經搜集了二十多艘大船隻,再加上渡口本身的船隻,共計有大船隻三十多艘。

雖然這些船隻無法在短時間內將大軍運送到黃河北岸,但也尚且夠用,無非就是花些時間罷了。

於是,劉君韜一聲令下,大軍開始即刻登船渡河,各營將士按照建製登船北上。

同時,劉君韜也派出快馬提前返回玉山鎮,告知唐宇、郭永忠到玉山鎮議事。

正在曲裏鋪處理事情的張白圭則是不用北上,積蓄在徐州府忙碌著。

兩萬多名將士一直用了三時間才完全渡過黃河,劉君韜率領大軍將士在穀亭鎮稍作停留,之後便一路疾行,朝著玉山鎮趕去。

大軍一路經過魚台縣、金鄉縣、巨野縣、鄆城縣、安山鎮,一路直奔玉山鎮而去。

八之後,劉君韜終於率領兩萬多名將士抵達了玉山鎮。

而唐宇、郭永忠、胡德興也已經率領商部、民部、軍部、探查部尚在玉山鎮內的大官吏在城外迎接凱旋而歸的大軍將士。

眾人一番寒暄之後,劉君韜便率軍進城,安頓好大軍將士之後,劉君韜便率領唐宇、郭永忠、陳子平、張驍軍、嚴虎、周宗勝、孫緒、胡德腥人來到衙署議事。

“諸位!此番黃河大堤決口,我玉山鎮麵臨嚴峻的挑戰!各部必須盡全力賑災,防止兗州府和徐州府發生動亂!”

劉君韜定下議事的基調之後,便開始和眾人商議細節。

不過首先,劉君韜還是先總結了一下此番出征的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