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跟前,劉君韜也是仔細觀察了那一眾漢子,隻見眾人之中有許多人都是十分眼熟,甚至是自己認識的,這些人都是山東各地的豪強,之前劉君韜為兒子辦酒宴,這些人絕大多數都是前來喝過酒的。
隻見那一眾豪強之中有一個漢子上前,率領眾人向劉君韜行禮。
劉君韜也是飛身下馬,抱拳笑著道:“原來是朱爺啊!今日大軍即將開拔,臨刑之前,不知朱爺與諸位有何指教?”
來人是青州府的一大豪強,姓朱,家中也是店鋪不少,還在玉山鎮商部入了不少的股份,一向和玉山鎮關係親密,對於玉山鎮和劉君韜也是亦步亦趨,從來沒有二心。
隻見那朱爺笑著道:“將軍,聽聞將軍要率軍北上殺胡,我等十分欽佩。如今韃虜犯邊,我等大明子民豈能坐視?今日我和諸位前來,便是向將軍請戰,希望將軍能讓我等率領手下人馬隨同將軍一起出征,也好盡一份綿薄之力!”
聽到這裏,劉君韜也是暗暗點頭,對眾人更是高看一眼,別看這些豪強平日裏在地方上橫行慣了,但真的到了關鍵時刻,還是能站好隊的。
此前葉宗留大鬧山東的時候,眾豪強並沒有出頭與之對戰,那時眾人都是隻顧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誰都不想出這個頭,讓自家倒黴。
畢竟地方上出了賊寇,就算是要征討那也是官府的事情,眾豪強也不好插手。
不過此時眾人聽聞韃虜犯邊,情況就不一樣了,用後世的話講,葉宗留所部賊寇那是人民內部矛盾,眾人可以不伸手,但瓦剌大軍犯邊就是敵我矛盾,這可是關係到大義的,眾人便無法再旁觀下去了!
所以,在劉君韜的帶動下眾人便能夠集結人馬,想要跟著劉君韜一同北上抗擊韃虜,這已經非常難能可貴了,要知道眾豪強手中可沒有玉山鎮護衛隊這樣的強大戰力啊!
劉君韜心中也是感慨不已:“看來此時大明的百姓還是頗有血性的!仗義皆是屠狗輩,真是話糙理不糙啊!”
於是,劉君韜眼見一時也走不了,便招呼眾豪強在滑口鎮邊上的一個酒館坐下,準備與眾人聊上一聊,眾人見狀正合心意,也是紛紛落座。
待店家給眾人端上茶水之後,劉君韜便笑著問道:“不知諸位帶來了多少人馬?”
“啟稟將軍,我帶了三十條好漢,個個都是弓馬嫻熟、武藝高強之輩!”
“將軍,我家中二十家丁全都跟來了,此外還有十幾個家中子弟,此番也一同跟了過來!”
“將軍,我齊家堡出男丁八十,清一色的青壯!”
“我們鎮子出鄉勇一百二十,都是身強力壯的好漢!”
眾豪強都是爭先恐後的報出自家帶來的人馬數量,劉君韜也是一一記在心鄭
在場的眾豪強有三十多人,這些豪強帶來的人馬有多有少,多的有一百多人,少的隻有二、三十人,所有人馬加在一起也有將近兩千人馬的樣子。
不過這些人馬的戰力參差不齊,有些人馬是習武之人,也有普通的莊稼漢。
而且,這些人馬全都沒有經過正規的戰陣操練,都是些民間爭強鬥狠之輩,對上凶悍的瓦剌鐵騎沒有半分勝算!
雖然眾豪強戰意高漲,但是劉君韜心中明白,戰場之上注重的是戰陣殺敵,與民間的械鬥已經不是一個水平上了,這些豪強的人馬也許都是有技藝在身,但是這些技藝在戰場上是沒有多少用處的。
在戰場上,講究的就是萬人如一,大軍結陣如牆推進,如同戚少保所言,大軍要做到“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退”,隻有這樣才能無往而不利。
所以,劉君韜肯定不會帶著這些豪強的人馬上戰場,與瓦剌鐵騎對陣,不然的話這些人馬估計全都會葬送掉,一個人也回不來,這是劉君韜不願意看到的。
不過,劉君韜也明白自己不能直接拒絕眾人,否則打擊了眾饒積極性,將來玉山鎮與眾豪強之間就會產生隔閡了,日後玉山鎮再有什麼事情,弄不好眾人就不會這麼積極主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