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時辰過去了,劉君韜擦了擦嘴角的食物殘渣,眼見各營將士基本上已經吃飽喝足、休息完畢了,便精神抖擻的站到高台之上,遠眺前方的瓦剌大軍。
隻見遠處的瓦剌大軍中,至少有三成鐵騎身上都披著內鑲鐵葉的棉甲,棉甲上釘著粗大的銅釘,頭上高高的紅纓黑盔,馬上長短兵器。
甚至一些悍勇先登更是身披兩層重甲,持著長槍大戟,馬上各樣粗重的短兵器也一樣備齊,強弓勁箭不用。
而且,那些瓦剌鐵騎個個都是麵無表情,對將要來臨的戰事絲毫不以為意,這些瓦剌兵馬不知道經曆過多少場戰事,此番南下攻明更是節節勝利,當然不會認為對麵的明軍有什麼大不聊。
劉君韜顧盼之間,望見的都滿是驕橫的臉容,還有彼此眼中那股濃濃的煞氣。
此番,瓦剌先鋒官是也先手下的一名萬夫長巴赫裏,是也先的心腹大將。
巴赫裏眼見明軍占據了優勢地形、陣型嚴整,便調集了手下的五名千夫長準備進攻,自己則是在中軍墊後,繼續部署兵馬伺機破陣。
那五名千夫長聞言私下都是認為巴赫裏有些題大做了,前麵隻有區區兩萬多明軍,竟然就要五千鐵騎發起衝鋒,豈不是殺雞用牛刀?
要知道,瓦剌大軍這一路殺來,向來都是勢如破竹的,在這五個千夫長看來,隻要三、兩千鐵騎一衝,前麵的兩萬多明軍就會崩潰!
不過,這五個千夫長也不會什麼,都是抓緊時間領著自己的兵馬快速地做起準備。
所以準備發起第一次衝鋒的瓦剌鐵騎都在抓緊時間準備著,隻見這些韃子整理著各自沉重的兵器,臉上更是一副漫不經心的表情,認為等會兒的戰事,肯定是一場短暫,無趣的戰鬥,對於戰鬥結果根本沒有懸念。
與此同時,除了五千大軍之外,巴赫裏還在繼續調集兵馬,又調集了兩萬大軍,依舊以五千人為一陣,準備輪番衝擊前方的劉君韜所部車陣。
很快,在瓦剌大軍的號角聲中,出戰的鐵騎大軍慢慢彙成一片,從劉君韜這邊看過去,好大片的海洋旗幟。
“這些韃子兵總算出動了”
劉君韜感歎一聲。
在對麵的號角聲中,五千瓦剌鐵騎緩緩策馬而來,此時瓦剌鐵騎距離己方還遠,所以他們隻是控馬緩行,並不衝鋒,以便節省馬力。
此戰對於劉君韜來,這是第一場實力相當、勢均力敵的戰鬥,如能挺過這一場考驗,對自己這支軍隊的軍心戰力,將是一次錘煉。
當五千瓦剌鐵騎離劉君韜所部車陣快一裏時,劉君韜看到瓦剌鐵騎衝鋒的速度正在逐步加快,他們馬隊的前後左右散得更開,更人一種感覺,似乎前方到處遍野的都是韃虜的鐵騎,黑壓壓的滿是馬匹與人頭,還有一片如雲的旗幟,隨風拚命地扭動著。
這些瓦剌鐵騎這樣一散開,似乎就有一股逼饒氣勢,鋪蓋地迎麵而來。話人過一萬無邊無沿,一匹馬衝陣時占的位置是幾人之多,幾千騎兵衝陣,直比幾萬步兵衝鋒還有威勢。
此時,劉君韜聽到了身旁各軍將粗重的喘氣聲,他下意識向各人看去,所有的軍士們,都在極力等待,他們瞪著眼,直直看著那方,似乎欲將那邊瓦剌鐵騎揪下馬來似的。
這也難怪,畢竟劉君韜所部將士是第一次直麵韃虜鐵騎大軍,這也是所部將士第一次成建製的麵對敵方騎兵軍團的衝鋒,緊張是在所難免的。
可是劉君韜也相信,將士們隻要打贏了眼下這一仗,便可以一掃心中的恐懼,從此將韃虜徹底踩在腳下!
“嗚~嗚~”
瓦剌鐵騎大軍之中又響起了蒼涼的號角聲,猛地那五千瓦剌鐵騎加快馬步,頓時蹄聲如雷,五千騎兵如決堤洪水,滾滾奔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