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兵部衙門。
夜色闌珊,整個兵部衙門都變得靜悄悄的,隻有於謙屋內燭光搖曳著。
自從宮中回來之後,於謙便立即將征調兗州鎮總兵官劉君韜北上大同鎮馳援的命令發出去了,之後於謙便開始坐鎮兵部衙門,四處調集錢糧輜重,將所有能夠調集的錢糧輜重調集到宣府鎮懷安衛囤積,隻待劉君韜率軍北上之後,便開始調越大同鎮。
此時,於謙料理完手中的事務,心中也是泛起了一絲憂慮:
此番也先率領二十萬鐵騎揮師南下,攜一同大漠之威攻打大同鎮,可謂是兵勢洶湧,這一次大戰的形勢甚至不下於此前的土木堡之敗!
兗州鎮總兵官劉君韜到底能不能抵擋住也先所部二十萬大軍的猛攻,於謙心中也是沒有底氣,畢竟劉君韜此番擴軍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按照常理來,劉君韜麾下大軍的戰力肯定會急劇下降的!
“希望劉總兵可以力挽狂瀾吧!”
雖然嘴上這麼,但是於謙心中也是明白,此戰多半還是會打成焦灼戰,到時候雙方比拚的就是後勤保障了。
於是,於謙便振作精神,開始為劉君韜所部大軍的錢糧殫精竭慮起來。
幾之後,兵部調集大軍北上的命令送到了兗州府城,一隊紅翎快馬怒吼著衝進了總兵府!
劉君韜接到了兵部命令之後,立即召集幕府各部司丞以上官吏,以及各軍、各營遊擊將軍以上將官前來議事。
總兵府,大堂。
劉君韜眉頭緊鎖坐在正當中,左手邊依次是:
軍部部長胡德興,新兵司司丞武磊、裝備司司丞張白圭、鎮撫司司丞田暮生坐在胡德興背後;
探查部部長劉子安,坊間司司丞劉散朝堂司司丞劉忠、藩邦司司丞劉夏正在就眼下的戰事交換著意見;
讚畫部部長藍思齊,戰略司司丞趙淩和參謀司司丞張玉清正在寫寫畫畫,不知道在謀劃著什麼;
商部部長唐宇,工坊司司丞馬立軍、貿易司司丞崔寧、經濟司司丞徐萍正在後麵談論著什麼;
民部部長郭永忠,屯田司司丞張睿、戶籍司司丞許琺、調解司司丞康銘在後麵端坐著。
而在劉君韜的右手邊,主將也是紛紛正襟危坐,先鋒營參將張驍軍、後營參將嚴虎、左營參將陳子平、右營參將高冉、前營參將孫緒、鐵騎軍參將周宗勝等人依次落座,各營下屬戰兵營遊擊將軍也是列作在後,白玉興、陶吉新、劉有福、常宏道、孟凡臣等饒臉上都滿是興奮之色。
此時,眾人已經將兵部的調兵命令傳看了一遍,對於也先再次興兵來犯的事並沒有什麼畏懼之色,反而都是躍躍欲試,想要立即出兵大戰一場。
不過,身為統帥,劉君韜心中需要想的事情可是很多的,例如:大軍的後勤補給如何?大軍在大同鎮如何布防?大軍如何與大同鎮駐軍進行協調等等。
此外,由此此番瓦剌大軍來勢洶洶,特別是也先已經徹底統一了整個瓦剌全境,徹底整合了瓦剌各部的實力,此時瓦剌對於大明的威脅遠比土木堡之變時更大,所以劉君韜心中很是持重。
此時,劉君韜看了看眾人,便對探查部部長劉子安問道:“探查部行動了嗎?”
劉子安道:“啟稟總鎮,現在探查部坊間司、朝堂司、藩邦司已經全部出動,分別對大同鎮各地、朝症漠北等地進行探查、監控,對於各方麵的消息會源源不斷的傳回來,隨時送到大軍之鄭”
“好!”
劉君韜又是看向了讚畫部部長藍思齊,問道:“讚畫部可製定了相關方略?”
藍思齊起身道:“啟稟總鎮,現在讚畫部戰略司已經製定了迎戰瓦剌方略,明日便可呈報給總鎮;參謀司也調集了人手,隨時可以隨軍北上。”
“很好!民部、商部,錢糧準備得如何了?”
雖然此番大戰兵部和戶部會提供大軍北上的錢糧輜重,但是劉君韜還是下令商部、民部準備大軍錢糧,以防止朝廷供應不足,或是兩道被瓦剌鐵騎切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