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戰事的發展,也先不斷調集兵馬增援,對陽和坡防線進行猛攻,這些瓦剌士兵不間斷的攻打,雖然讓駐守在防線後麵的明軍將士遭到了不的傷亡,但也讓各通道口的屍體堆疊得更高,當然,這些屍體基本上都是瓦剌士兵的。
而且,有時瓦剌士兵人數太多的話,參將張驍軍、參將高冉等人都會指揮鳥銃手集中轟打過來。
或是某些韃子比較悍勇,冒著傷亡平防線麵前,除兩翼矮牆的鳥銃手們向他們轟擊外,也有一些長刀手在保護防線,朝著瓦剌大軍發起間歇性的反擊。
此時,瓦剌大軍已經有數萬人投入了戰鬥,而且各部兵馬在遭到了巨大傷亡之後,也是殺紅了眼,在與明軍將士僵持了一會兒之後,一部分瓦剌重甲竟從一些通道處冒死突進,直接衝進鄰一道矮牆之中,和先鋒營將士展開了混戰,餘部瓦剌兵馬見狀為之一振,紛紛隨之拚命湧入。
眼見如此,參將張驍軍立即命令兩翼的鳥銃手支援中部,從凹陷處拚命側麵轟擊,第二、三道矮牆後的投雷手和鳥銃手也是拚命射擊,駐守在第一道矮牆的先鋒營長刀手全都怒吼著發起了衝鋒,與殺上來的瓦剌士兵誓死搏殺。
山下,瓦剌大汗也先得知兵馬暫時攻進了通道,頓時興奮非常,立即再度調集兵馬增援。
與此同時,那些攻進通道的瓦剌士兵不斷向前推進著,在付出巨大傷亡之後,眾韃忽然眼前一亮,麵前一片寬闊之地,前後間距有數十步之多,左右再向兩邊長長延伸過去,不過隨後眾韃又是寒了心,麵前仍然是斜坡矮牆,矮牆前方,除了通道處,同樣有深深的壕溝。
再看過去,矮牆之後的明軍鳥銃手人數更多,因為他們彙合鄰一波矮牆後的鳥銃手將士,先鋒營和後麵的將士再度彙集在一起,擁有更強悍的火力。
再看那矮牆處各通道間,又有眾多的火炮對著他們,那些火炮已經全部填裝好了散彈,隨時可以開火轟擊。
這下子,很多韃子兵麵無饒呼道:“後退,後退……”
不過眾多瓦剌士兵的身後之人,仍然拚命擠來,一時間在原地擠成一團,誰也動彈不得。
就在這時,冷酷無情地的聲音響起,又是火炮的巨響。
鮮血,如雨霧般灑落飄起,因為坡地平緩,衝聚進來的瓦剌士兵頗多,而且兩道矮牆之間相距不過數十步,幾乎所有的火炮霰彈,都將他們人群前後打透,很多霰彈轟擊在後方的矮牆上,激起大片的煙塵屑土。
隨著火炮聲響,密集如爆豆般的鳥銃聲響起,又是上下三道的排銃還有如雨點似的震雷與石塊扔來。
這些衝進來的瓦剌士兵,很多人己經忍不住嚎叫奔逃,而這時,激昂的明軍戰鼓聲響起,大批悍不畏死的長刀手戰士,揮舞著明晃晃的長刀從各通道口衝出。
這些五大三粗的肌肉好漢們怒吼著發起了衝鋒,他們與眾韃展開殘酷的肉搏戰,互相留下屍體或傷員,他們滾燙的鮮血,在大風中發著騰騰熱氣。
或許有些韃子兵可以忍受明軍的火銃與火炮,不過麵對這些長刀手戰士,他們恐懼奔逃了,然後這些攻山的韃全線潰敗。
此時,參將張驍軍、參將高冉、參將孫緒紛紛下令展開追擊,三營將士狂叫著挺著鳥銃、揮舞著長刀,甚至一直將瓦剌敗兵追趕到山下……
也先見狀暴跳如雷,立即調集了自己直屬的五千精銳重甲,此戰攻打到這個份上,他們不得不出動了。
大將圖哈賴、巴喇善、圖拜三人也是紛紛各率三千兵馬一同進攻,看樣子也先是準備做最後一搏了!
一座山嶺的堅韌,出乎這些韃虜的意料之外,自南下以來的二十多萬大軍,在這座山頭上折損了多少人馬?如果此時放棄,那真是前功盡棄,這顆釘不拔,瓦剌將會從此一蹶不振!
此時的陽和坡上人聲鼎發戰火連,鳥銃和火炮的轟鳴聲,箭雨劃破空的撕裂聲,相互交織著,幾乎將整個地都震得躁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