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二年四月初,山東鎮總兵官劉君韜率部抵達通州城。
此時,通州城外人頭攢動,早已經收到消息的通州城一眾官吏都聚集在南門外等候,左近的百姓更是聚集了上萬人在官道附近圍觀,爭相一睹山東鎮強軍的風采。
兵部尚書於謙也是帶著一眾兵部官吏在慈候,朝中的一些官吏也是前來,不過大多都是朝中的武官,文官幾乎沒櫻
眾人沒等多久,便望見南麵一陣煙塵彌漫,緊接著便看見無數的旌旗搖曳,伴隨著陣陣鐵蹄轟鳴,兩千鐵甲錚錚的鐵騎將士結陣前來,看得眾人心神搖曳。
緊接著,於謙等人便隱約聽到一陣雄壯的戰歌傳來,不禁驚奇不已。
“向前方,吾等血氣方剛,嶄鋒芒,鎮虎狼;”
“向前方,吾等步伐鏗鏘,風雨裏,吾輩挺起胸膛!”
“向前方,吾等熱血滾燙,將忠義、扛在肩上!”
“向前方,鐵流滾滾向前方,乘風破浪,威震八方,勢不可擋!”
“吾等點亮和平的曙光,吾等守衛百姓的安康,吾等豪氣萬丈,縱橫馳騁疆場!”
“看九州大地,大明光輝在綻放;”
“看吾輩將士,雙手緊握住鋼槍!”
“鐵甲千軍列陣威武雄壯,吾輩悲歌激『蕩』鬥誌昂揚,大明戰旗永遠飄揚,震懾四方夷狄,威名遠揚!”
兵部尚書於謙和在場的所有人都是有些失神,兩千山東鎮鐵騎高聲歌唱,一股殺氣頓時迎麵撲來,讓眾人心中有了一種慷慨悲歌的情懷,不少前來迎接的武將都是雙目微紅,顯然是被這首戰歌所打動。
於謙也是微微一歎,暗道“這才是我大明鐵騎的風采,劉總兵真是有古之明將的風采啊!”
待到近前,劉君韜抬起手示意大軍停下,兩千鐵騎頓時原地停下,兩千名騎士、兩千匹戰馬,幾乎在同一時間原地止步,整齊劃一、絲毫不『亂』,讓周圍的官民百姓看得目瞪口呆。
於謙也是倒吸了一口涼氣,暗道“慈精兵,就連重新組建的三千營精騎也是不能相比的!劉總兵真是將才!”
劉君韜翻身下馬,帶著劉子安、唐宇一起上前拜見於謙。
於謙大笑著道“劉總兵一路北上,辛苦了!”
“為朝廷辦事,這都是卑職應該做的!”
完,於謙又和劉君韜寒暄了一番,便道“時候不早了,劉總兵先率部在城南紮營休息一下,等候兵部的具體命令吧。”
劉君韜聞言不由微微皺起眉頭,顯然是沒有想到於謙竟然會如此安排,自己率部千裏迢迢北上而來,朝廷竟然不讓將士們進城休整!
“兵憲,將士們一路辛勞,是不是……”
劉君韜試探『性』的問了一下,隻見於謙頓了頓,沉聲道“劉總兵莫怪,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還是先在城南停留幾,等兵部的命令吧!”
聽到這裏,劉君韜哪裏還會不明白?肯定是朝中那些文官勢力從中作梗,想要給自己來個下馬威!
劉君韜的臉『色』瞬間就冷了下來,抱拳道“卑職領命!”
於謙歎了一口氣,想要些什麼,可是最終還是搖了搖頭,道“也罷!劉總兵先安營紮寨吧,兵部會盡快將補給送過來的。”
隨後,劉君韜便下令兵馬在通州城南五裏安營紮寨,準備等候兵部的進一步命令。
而於謙也是帶著一眾兵部屬官進營視察,隻見那兩千鐵騎分撥有序,大營內也是井然有序,讓於謙等人看了稱讚不已。
當晚,於謙等兵部屬官便在大營中用飯,期間劉君韜也是詢問了一下朝中的動態。
於謙神『色』一暗,道“劉總兵有所不知,現在朝中文官勢力已經開始動手,在京畿駐軍各部安『插』的將佐都是開始鼓噪,準備暗中抵製此番整編。同時,朝中的不少大臣也是暗中下絆子,兵部和戶部為了此番整編調集的錢糧也是遲遲不能到位。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