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之後,兵部尚書於謙奏請景泰帝,準備讓山東鎮總兵官劉君韜率部返回駐地。
此時景泰帝已經達成了自己最大的一個心願,正在專心致誌的準備對付太上皇正統帝,以絕後患。
所以對於劉君韜這個實權的地方總兵官,景泰帝並不打算再將其留在京城附近,於是便同意了於謙的奏請,並且下旨給劉君韜不少的賞賜。
劉君韜接到了兵部的撤軍命令之後,也是長出了一口氣,立即下令兩千重甲鐵騎將士整裝出發,當便離開了豐台大營,趁著皇權之爭還沒有徹底爆發,搶先離開了京城,趕到通州城外安營紮寨。
與此同時,劉君韜也是派人通知了豐台大營副將徐瑋、昌平鎮總兵官呂昌邑、密雲鎮總兵官宋重歸等十幾名京畿各部將領,並且給眾人發了請帖,準備在臨行之前和眾人暢飲一番。
這些人都是這段時間來,和劉君韜來往密切,雙方關係不錯的將領,劉君韜想在離開之前,再和眾人聚一聚。
兩後,劉君韜在通州城外的大營中擺下酒宴,但是讓劉君韜沒有想到的是,自己邀請的十幾名京畿各部將領,隻有豐台大營副將徐瑋、昌平鎮總兵官呂昌邑、密雲鎮總兵官宋重歸等六人前來,其餘眾人都是以各種理由婉拒了,並且連人都沒『露』麵,都是委托前來的幾人帶話。
劉君韜見狀算是明白了什麼叫做人走茶涼,現在整編之事完畢了,自己也要率部返回山東了,這些京畿各部的將領便立刻和自己劃清界限,生怕會被歸類到自己一黨之中,害怕會被景泰帝和朝中文官勢力注意到!
不過轉念一想,劉君韜也是釋然了。
畢竟自己和眾人也隻是普通朋友,甚至和一些將領連朋友都算不上,自己又能要求別人什麼呢?
對於劉君韜來,豐台大營副將徐瑋、昌平鎮總兵官呂昌邑、密雲鎮總兵官宋重歸等六人能夠大張旗鼓的前來赴宴,已經可以明一切了。
劉君韜也為自己能夠在這段時間內,結識這些朋友而感到慶幸!
眾人入席之後,便是觥籌交錯、主賓盡歡,一直喝到了半夜時分。
烈酒喝得差不多了,豐台大營副將徐瑋便酒氣衝的道:“此番劉總兵回到山東,算是跳出苦海了,不像我等,還要在這京畿之地苦熬著!”
密雲鎮總兵官宋重歸也是歎了口氣,道:“是啊!如今朝中動『蕩』不已,不準什麼時候就會變,讓人一日三驚啊!”
“一日三驚算什麼?”
昌平鎮總兵官呂昌邑苦笑著道:“我
現在每夜裏都是和衣而睡,生怕什麼時候朝中巨變,我連逃命的機會都沒有!”
其餘幾名將領也是紛紛哀歎不已。
劉君韜聞言也是默然無語,雖然眾人都是領軍武將,但是一旦朝中發生巨變,得勢者第一個要做的事情,便是對軍隊進行大清洗,否則絕不會心安理得。
在座的眾將如果能夠站好隊,再加上一些運氣的話,也許能夠安然無恙。
否則的話,眾人輕則丟官回家,重則滿門抄斬!
看著眾人頹廢的神『色』,劉君韜也是歎了一口氣,在座的幾人都是有些真本事的,劉君韜平日裏結交朋友,不但要看其品德,也是要看本事的。
幾人在京畿各部將領之中,雖然不是最能打的,但至少是敢打、敢衝的武將。
所以,劉君韜便沉聲道:“如今形勢嚴峻,諸位如果有心退上一步,大可辭官不做,我在山東隨時可以恭迎諸位前來!到時候不敢什麼榮華富貴,但至少『性』命無憂、前程可期!”
眾人聞言都是抱拳感謝。
但是劉君韜也能夠看出來,眾饒神『色』基本上都是感激的成份,並沒有人準備離京跟隨自己前往山東。
畢竟能夠在京畿各部謀得一官半職,眾人都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犧牲的,在沒到最後山窮水盡的時候,眾人絕不會如此輕而易舉的放棄,這一點劉君韜也是非常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