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君韜一麵指揮各軍將士進城駐紮,一麵詢問起這段時間的激戰情況。
大同總兵薛桐道“劉總兵咱們還是先回總兵府吧,這就來話長了。”
“也好!”
隨後,劉君韜便和薛桐一起回到了大同鎮總兵府。
薛桐也將這段時間與瓦剌大軍激戰的情況了一下。
最後,薛桐道“劉總兵,雖然和瓦剌大軍激戰的時間不長,但瓦剌大軍的進攻非常凶狠,我部的傷亡很大,到現在已經有五千多饒傷亡了!”
劉君韜聞言眉頭緊鎖,道“那現在瓦剌大軍的部署如何?”
“也先的主力大軍在北麵三十裏處安營紮寨,還有一部分鐵騎正在封鎖大同城的東麵和西麵。”
“也先這是要和咱們對峙,打持久戰啊!”
薛桐也是點零頭,表示讚同。
而後,薛桐便試探『性』的問道“不知劉總兵準備如何應對?策軍將士將如何部署?”
此番劉君韜率軍北上,其實並不準備直接和瓦剌大軍展開血戰。
畢竟按照曆史的走向,也先已經沒有幾的活頭了,就算是曆史的走向有些偏差,此番也先不會像曆史上那樣被阿剌知院殺死,那瓦剌大軍至少也會出現內『亂』,到時候才是大軍出擊的最好時機!
於是,劉君韜對薛桐道“此時正值寒冬,韃虜又在曠野安營,韃虜必定急著速戰速決,所以我認為咱們還是集中兵力進行防禦,和瓦剌大軍展開對峙,到時候瓦剌大軍堅持不住,肯定會撤退!”
薛桐聞言也是眼前一亮,點頭道“到時候咱們再率軍出擊,定然可以獲得大捷!”
“正是此理!”
於是,劉君韜和薛桐商議了一下,便對麾下十餘萬大軍做出了部署。
此戰大同鎮城絕不容有失,於是劉君韜將所部龍驤軍、虎賁軍、鷹揚軍三支大軍全部部署在大同鎮城之內,作為守城兵力。
如此將近五萬精銳大軍駐紮在大同城內,再加上大同鎮的原有兵馬,大同鎮城可謂固若金湯!
其次,劉君韜將越騎軍、折衝軍、長水軍部署在大同鎮城的北麵,在距離城池五裏的曠野上安營紮寨,作為防守反擊的機動兵力。
如此,也先除了繼續和明軍將士對峙,在現有兵力的情況下,已經沒有能力再次展開進攻了。
隻需要幾的時間,十餘萬策軍將士便可以部署完畢,到時候也先除了無限期的僵持下去,再也沒有別的辦法了。
當然,按照劉君韜的猜想,也先還有十五萬西征大軍這個後手!
不過此時劉君韜已經率部和大同鎮彙在一處,兩鎮兵馬十幾萬,又是坐擁大同鎮城這樣的堅城,就算是那十五萬瓦剌大軍突然殺出來,劉君韜也有信心將其擊敗在城下!
就在策軍各部開始部署,大同鎮城的軍民歡欣鼓舞的時候,瓦剌大汗也先則是臉『色』鐵青,對於眼下的戰局非常不滿。
也先原本的計劃是集中十萬大軍,不惜代價攻下大同鎮城,而後依仗堅城和北上而來的策軍展開激戰,待到雙方血戰激烈的時候,再由斡失帖木兒率領的十五萬大軍突然進擊,就在大同城下將十餘萬策軍擊敗!
如此,則也先父子便可以建立赫赫戰功,阿剌知院和瓦剌內部的反對勢力便再沒有機會,大明也將再無敵手,也先便可以率領幾十萬瓦剌鐵騎再度兵臨北京城下!
可是現在也先的所有部署已經全部落空了,由於大將阿剌知院的反對,大汗也先隻能調集三、四萬兵馬進攻大同鎮城,兵力上沒有太大的優勢,致使大同鎮城久攻不下,現在十餘萬策軍兵馬更是已經趕到,瓦剌大軍已經沒有拿下大同鎮城的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