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遠走西遷(1 / 2)

景泰五年正月,京城。

此時的京城張燈結彩、萬民歡騰,自從大明遭遇了土木堡之敗後,京城內的百姓已經少有這樣的喜悅了,就算是之前北京保衛戰勝利、大同鎮保衛戰勝利,京城內的百姓也沒有這般欣喜若狂。

新春佳節到來,又趕上策軍、大同鎮將士殲滅了瓦剌大軍、陣斬瓦剌大汗也先等一眾奴酋,使得京城內外更添喜慶,無數百姓喜笑顏開,走上街頭尋朋訪友,熱鬧非凡。

但是和此時的歡慶景象不同的是,兵部尚書於謙卻眉頭不展,而且心情更是壞到了極致。

景泰帝對有功將士的封賞已經頒布下去,於謙也得知山東鎮和大同鎮的將士對此非常不滿,山東鎮那邊還好一些,大同鎮的許多將士已經是“怒不可遏”,甚至不少將兵都是聚眾生事,雖然已經被大同鎮總兵官薛桐彈壓了下去,但軍心已然敗壞掉了

於謙對此非常痛心,卻又無可奈何。

幾之後,於謙得知劉君韜已經率部南下,用不了幾就會進入山東地界,得知策軍將士並沒有因為封賞的事情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這才算是放下心來。

不過此時於謙心中還掛念著另一件大事

此時雖然瓦剌大汗也先、賽刊王、大將阿剌知院等眾多的瓦剌將領、族長、貴族被誅殺,但是在茫茫大漠上,還有眾多的瓦剌族眾存在,這些人可是數以十幾萬、乃至幾十萬的存在

如果這些瓦剌的族眾不能及時被明軍收攏,那肯定會被其餘的胡族吞並。

在茫茫大漠上,任何一支胡族陡然吞並幾十萬手無寸鐵的部眾,肯定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崛起,到時候大明好不容易擊敗了瓦剌,卻又要麵對另一支崛起的胡族勢力

這也是千百年來,中原王朝屢屢擊敗胡人,但始終無法徹底平定大漠的原因

而且,瓦剌敗亡之後,大漠上便出現了巨大的真空地帶,這塊巨大的地帶如果明軍不去填充的話,肯定會被其餘的胡族霸占,到時候大明打倒了瓦剌,卻成就了別的胡族,得不償失啊

於是,於謙便上書一封,建議景泰帝立即抽調大軍北上,進入大漠收攏瓦剌殘部,將這些瓦剌的部眾全部驅趕南下,安置在長城沿線看管,並且從中抽調青壯為軍,讓這些胡人效力於大明,就類似於大漢的長水胡騎一般,以防止其他的胡族趁機壯大。

與此同時,正率軍南下的山東鎮總兵官劉君韜也急忙上書,同樣建議朝廷出兵北上,占據瓦剌敗亡之後,大漠上出現的真空地帶,為大明九邊開拓緩衝地帶。

不過,此時的景泰帝眼見瓦剌這個心腹大患已經敗亡,心中更是暢快無比,便將所有的心思全部放在了鞏固皇權,以及太子之位的空缺安置上麵。

對於兵部尚書於謙和山東鎮總兵官劉君韜的奏請,景泰帝置若罔聞,隻是象征『性』的恢複了一下,表示自己會酌情考慮,之後便沒有了下文。

眼見如此,兵部尚書於謙長歎不已,心中更是悲憤不已。

而山東鎮總兵官劉君韜則是怒不可遏,對於景泰帝的決斷感到非常的失望,甚至是鄙視

景泰五年三月。

瓦剌大汗也先之子斡失帖木兒奉命率領十五萬鐵騎進入七河流域,並且在錫爾河畔打敗了白帳汗統治者阿布海爾汗。

此戰,斡失帖木兒以十萬鐵騎為先頭,和阿布海爾汗率領的十二萬大軍在錫爾河畔展開決戰,雙方大戰了十七,不分勝負,但是整體上還是斡失帖木兒占據了上風,隻是暫時無法將優勢轉化為勝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