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我的後方不能出問題(1 / 2)

刺客宋海煌連同兩個手下被押解京城之後,劉君韜便下令,將張永祥、吳遠等一眾通虜賊饒家眷,以及從犯全部押解到大同鎮城,由山西總督府幕府統一調配,送到山西邊境各地修築城池、堡壘。

同時,劉君韜將張永祥、吳遠等賊饒家財全部抄家、充公,這些錢糧全部充作軍備。

由於此時朝廷三法司還沒有對張永祥、吳遠等一眾賊人最終定罪,所以劉君韜提前對這些賊饒家眷、家財進行處置,頗有倒逼朝廷盡快結案的嫌疑。

於是,朝中不少的禦史言官紛紛站了出來,對劉君韜進行彈劾,指責劉君韜驕躁不法,同時山西各地的官吏也是對此頗有微詞,認為劉君韜做事太過霸道。

大同鎮城,山西總督府。

中樞部部長藍思齊、軍部部長向群、情報部部長劉子安、商部部長唐宇、民部部長郭永忠、讚畫部部長張玉清、稽查部部長黃武彙聚一堂,眾人正在和劉君韜商議眼下的局勢。

對於此時山西和朝中的形勢,眾人分成了兩方,在大堂上爭吵不已、互不相讓。

中樞部部長藍思齊、商部部長唐宇、民部部長郭永忠、讚畫部部長張玉清四人都是主張山西總督府不宜太出風頭,對於這些賊饒家眷和家財的處置,應該聽從朝廷的旨意,就算是要左右局勢的走向,也應該通過比較隱蔽的手段,而不是直接赤膊上陣。

不過,軍部部長向群、情報部部長劉子安、稽查部部長黃武三人都是支持劉君韜的做法。

三人認為張永祥、吳遠等賊人目無國法、通敵賣國,跟這樣的賊人沒有什麼道理可講,就應該施以雷霆手段進行製裁。

至於朝廷裏那些禦史言官的彈劾,山西總督府根本就不必理會,這些禦史言官都是些滿口仁義道德,卻沒有任何實幹能力之人,隻要劉君韜一心為國,從重處置了張永祥、吳遠這些賣國奸賊,滿朝文武和下百姓都會站在山西總督府一邊,就連陛下也一定會支持劉君韜的。

雙方的爭論從這早上一直持續到了正午時分,劉君韜也是參與其鄭

劉君韜的觀點始終如一,那就是對於張永祥、吳遠這些賣國賊不用客氣,直接從重處理掉。

“如果朝廷有所顧慮,那本督便代為出手!本督絕不與許朝中奸佞為這些賣國賊開脫!”

劉君韜在大堂上大聲著,但是藍思齊、唐宇、郭永忠、張玉清四人依舊堅持己見,四人認為,這些賣國賊就算在朝中有人,也免不了落得一個人頭落地的下場,充其量也就是保全一下家人而已。

山西總督府遞交朝廷的證據可謂是鐵證如山的,陛下和朝廷不會冒下之大不韙袒護這些奸賊,所以山西總督府沒有必要非要趕盡殺絕,不如集中精力收拾好眼下的局麵,盡快開展幕府的各項計劃,將山西打造成山東那樣的大好局麵。

向群、劉子安和黃武則是主張“殲敵務盡”,對於這些賣國賊,就算是家眷也都是罪惡不,三人不相信這些賣國賊獲得的不義之財,這些家眷就沒享受過?張永祥、吳遠等人通虜賣國的時候,這些家眷就沒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不可能!

劉君韜也是不住的點頭,後世司法之中,並不主張罪及家人,劉君韜對此就不是很認同,就像向群、劉子安和黃武三人所的,一些罪犯的家人也是在過程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罪及家人,也是有著公正司法的意義。

放到眼下張永祥、吳遠等人身上,他們的家人肯定也是參與其中的,否則單憑這兩個人不可能經營這些年,二人家症族中的子弟必定為二人充作爪牙。

劉君韜此舉將眾賊饒家眷處置掉,雖然會有一些饒無辜的,但是絕大部分都是罪有應得!

此時,劉君韜需要的是時間,韃靼部此時正在全力崛起,劉君韜需要在韃靼部做好南下的準備之前,處理好自己的後方,所以此時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再去一一甄別。

“諸位!國事為重!”

劉君韜對眾人大聲道:“韃靼部正在整軍備武,本督不能有一絲的鬆懈。而且,在麵對韃靼部的威脅之時,本督的後院絕對不能出現任何亂子,今日之重拳勢在必行!”

劉君韜斬釘截鐵的著,藍思齊、唐宇、郭永忠、張玉清四人也是陷入了沉思之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