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久等不來的援軍(1 / 2)

順五年十一月,大同鎮城以北,策軍大營。

參將嚴虎送來的緊急軍情送到了劉君韜的手上,看到烏珂克圖汗孛來率領五萬精銳鐵騎大軍正在猛攻雁門關,劉君韜心中也是焦急萬分。

雖然參將嚴虎已經率領鷹揚軍一萬多名將士提前進入了雁門關內協防,但是麵對同樣精銳敢戰、突然殺到的五萬韃靼部大軍,嚴虎所部能不能擋住,劉君韜心中也是有些打鼓。

而且,麵對韃靼部不計傷亡的猛攻,嚴虎就算率部擋住了韃靼部的進攻,所部鷹揚軍將士也肯定是傷亡不,這也是劉君韜心中焦急的。

於是,劉君韜便召集隨軍的參謀人員,準備盡快向北麵的十萬韃靼部主力大軍發起進攻,以便盡快南下回援雁門關。

同時,劉君韜再次給兵部送去催要援兵的奏折,並且警告兵部:如今山西境內的策軍主力被韃靼部十萬大軍拖在大同鎮城以北,暫時無法南下支援雁門關;而山東境內的策軍將士始終得不到朝廷兵部的調令,隻能坐視雁門關大戰,而無法馳援;在如今的形勢之下,如果兵部不能及時下令征調援軍趕赴雁門關支援,雁門關隨時都會有失守的危險!

這份加急的奏折被送出去之後,劉君韜便集結龍驤軍、長水軍、虎賁軍將士拔營北上,逐漸朝著韃靼部大營逼近。

此時參將嚴虎送來的戰報已經明了情況,五萬韃靼部精銳大軍的戰力強悍,雖然沒有裝備火器,但是烏珂克圖汗孛來給五萬大軍裝備了大量的重裝鎧甲和大盾,並且軍中的弓箭手比例非常大,足足有將近一半的韃靼部兵馬都可以開弓射箭。

在雁門關的攻防戰中,策軍將士的火器優勢被大大的抵消了。

而且更為嚴重的是,在連日來的血戰之中,雁門關內的原駐軍已經軍心動搖,出現了不少的逃兵,嚴虎已經開始在雁門關內實行戰時軍法,斬殺了數十人才暫時穩定了局勢。

此時在韃靼部優勢兵力的強攻之下,參將嚴虎表明雁門關的壓力巨大,關城失守的危險很大!

劉君韜非常了解嚴虎,他是一個非常要強的人,特別不願意在自己麵前弱下來,害怕自己對其失望。

所以一看到嚴虎送來了求援的戰報,劉君韜心中便是心急如焚,雁門關的局勢一定是到了非常危險的地步,否則嚴虎不會向自己所要援兵的!

有鑒於此,劉君韜便下定了決心,決定率領策軍三部四萬多名將士主動出擊,率先向北麵的十萬韃靼部主力大軍發起進攻。

雖然北麵的十萬韃靼部大軍人數更為眾多,但都是烏珂克圖汗孛來篩選剩下來的兵馬,遠不及正在攻打雁門關的五萬韃靼部精銳強悍,所以劉君韜有信心在短時間內將其部擊潰。

隻是如此一來,龍驤軍、長水軍、虎賁軍將士的折損會大上一些,不過這也是無奈之舉,畢竟雁門關是不容有失的!

策軍大營,中軍大帳。

“此戰,本督不計傷亡,要的就是時間!三,本督要在三之內,踹開韃靼部大營,擊潰大軍當麵的十萬韃靼鐵騎!揚我皇明威!”

劉君韜的怒吼聲在中軍大帳中不斷回蕩著,同時也將大帳內參將周宗勝、參將孫旭,以及遊擊將軍白玉興、陶吉新、孟凡辰、李乾任、周全、田隸等人吼得心緒激蕩、戰意盎然!

“願隨督憲死戰!攻伐韃虜、扞衛華夏!”

次日一早,策軍三部四萬餘名將士開始集結,陸續開出了大營,在大營北門外集結列陣。

劉君韜甲胄齊全,策馬在大軍方陣前方馳騁著,手中的長刀高高揚起,大聲吼道:“韃虜入侵,諸君將士隨我扞衛華夏!”

“殺!殺!殺!”

“皇明威武!”

“萬勝!”

“皇明威武!”

“萬勝!”

獵獵寒風之中,四萬餘名策軍將士結陣北上,僅僅一個時辰不到的時間,便開到了韃靼部大營外麵,大軍將士隨即展開,準備強攻韃虜大營。

與此同時,統領十萬韃靼部大軍的主將甕楞也反應迅速,留下三萬鐵騎駐守大營,親自率領七萬鐵騎開出了大營,就在距離策軍方陣兩裏的距離上開始列陣,準備和策軍將士展開血戰。

劉君韜遠遠望著前方正在列陣的韃靼部大軍,對身旁的參將周宗勝、參將孫旭道:“韃虜想要在野戰之中,利用鐵騎善於奔襲的長項與咱們

血戰,今日本督便讓這些韃子知道,到底誰才是野戰之王!”

孫旭和周宗勝心中也是豪情萬丈,此戰雙方共投入兵力十萬多人,可是難得一見的大戰,也是眾人博取戰功的大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