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之後,順帝的身體在太醫大劑量湯藥的調理之下,竟然有了些好轉,不過臉色卻是有些不正常的紅潤。
不過順帝也是顧不上這些了,在次日一早召開了朝會,文武大臣見到精神振奮的順帝時,忽然有了一種不好的預感,特別是兵部尚書黃元德,眉頭緊鎖,不知道在思索著什麼。
“北伐大軍已經停留瀚海城這麼長時間,朝廷卻依舊拿不出一份像樣的封賞方案,朕要你們何用!”
一上來,順帝便開始大雷霆,吼得滿朝文武有些措手不及。
緊接著,順帝大聲吼道:“既然滿朝文武大臣拿不出像樣的方案,那今日朕便乾坤獨斷了!”
“陛下!”
兵部尚書黃元德見狀急忙出言勸阻,還有好幾個內閣大臣也是紛紛上前,準備引經據典勸諫一番。
但眾人萬萬沒想到,順帝根本不理會眾人,直接繼續大聲道:“傳旨!”
秉筆太監直接帶著兩個太監從偏殿走來,兩個太監搬來了一個書案,秉筆太監直接在大殿上研墨準備書寫聖旨。
“寧北伯、山西總督、龍虎將軍劉君韜殲滅韃靼部,為國朝開疆拓土、居功甚偉,今封其為定襄侯,左柱國、光祿大夫……”
“鷹揚軍參將嚴虎升任太原鎮總兵官,率領鷹揚軍將士駐守太原府,開鎮太原府城,封上輕車都尉、昭勇將軍。”
“陷陣軍在戰後返回山東鎮,隨同山東鎮副總兵張驍軍一起鎮守山東;”
“虎賁軍參將孫旭升任平陽鎮總兵官,率領虎賁軍將士鎮守平陽府,開鎮平陽府城,封上輕車都尉、昭勇將軍;”
“越騎軍參將陳子平升任澤州鎮總兵官,率領越騎軍將士鎮守澤州府,開鎮澤州府城,封上輕車都尉、昭勇將軍;”
“折衝軍參將高冉升任潞安鎮總兵官,率領折衝軍將士鎮守潞安府,開鎮潞安府城,封上輕車都尉、昭勇將軍;”
“長水軍參將周宗勝升任瀚海鎮總兵官,率領長水軍鐵騎將士駐守瀚海城,與朝廷6續調集的各部明軍將士一起震懾大漠。”
“龍驤軍則是隨同定襄侯一起,繼續駐守大同鎮城。”
“山東鎮總兵官胡德興戰功卓著,封東平伯,升山東總督;山東鎮副總兵張驍軍升任山東鎮總兵官!”
“其餘各級將官俱升一級!”
這份聖旨在滿朝文武的爭吵聲中寫完,兵部尚書黃元德當即大聲喊道:“陛下!如此封賞,寧北伯一係的勢力將會急劇膨脹,朝中將會再次充斥武勳之臣,還望陛下三思!”
順帝冷笑一聲,道:“寧北伯?如今應該是定襄侯了!定襄侯率領十幾萬將士浴血奮戰、殲滅韃靼部,為國朝打下整個大漠,這些封賞過分嗎?過分嗎!武勳怎麼了?武勳可以為國朝開疆拓土,登堂入殿又有何妨!”
黃元德聞言張了張嘴,忽然覺自己竟然無力反駁,看著狠狠瞪著自己的順帝,不知道為什麼今會如此激進,一時之間有些不知所措。
不過其餘的一些朝臣就沒有這麼多的想法,依舊在極力反對順帝的這份聖旨,這些大臣基本上都是主張多封賞錢財,讓劉君韜和手下將士個財便好了,絕不可大力升遷、封爵。
但是朝中也不是沒有人讚同順帝的意見,一些武官還是鼎力支持的,無奈人數太少,並且在朝中也沒有什麼實權、地位。
順帝見狀默不作聲,隻是冷冷的瞪著爭吵不斷的滿朝文武。
黃元德以為順帝把眾饒反對之聲聽進去了,現在正在猶豫不決,便再度開口,準備一鼓作氣服順帝、收回旨意。
“陛下!這份聖旨決不可頒布,否則國朝將會有權臣出現,國家將會永無寧日……”
黃元德站在大殿上慷慨激昂的大聲著,隻顧著自己不吐不快了,根本沒注意到順帝的臉色越來越難看,看著自己的眼神也是越的冰冷。
“住口!”
順帝猛然爆,指著黃元德吼道:“你身為兵部尚書,理應維護國家有功將士,可為何屢次為難北伐將士,你到底是何居心!”
黃元德看到怒的順帝,剛要開口辯解,卻聽順帝繼續吼道:“今日你又在朝堂嘶吼,可把朕放在眼裏!”
“陛下!”
“來人!”
順帝根本不給黃元德辯解的機會,直接吼道:“免去黃元德兵部尚書一職,交北鎮撫司看押、審問,看看是不是受誰指使霍亂朝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