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狼煙四起(1 / 2)

成化元年五月,嘉峪關。

此時的嘉峪關可謂是兵精糧足,劉君韜將策軍各部十萬將士前部部署在嘉峪關以西的曠野之中,聯營十幾裏,構建成一道由軍營組成的牢固防線。

而後,劉君韜將三萬京營將士部署在嘉峪關以南的山麓中,將陝西各部四萬大軍部署在嘉峪關以北的山麓中,作為大軍的兩翼。

嘉峪關內的鷹揚軍和四萬餘守軍將士依舊駐守關城,劉君韜隻用了幾的時間,就將南路大軍的二十三萬將士全部展開,準備與癿加思蘭所部大軍展開決戰!

此時,戶部和兵部送來的後勤補給源源不斷韃靼彙聚到嘉峪關,從京師、河南等地運來,綿延數千裏的補給線,如同兩條巨大的長龍,在嘉峪關彙合,為幾十萬明軍將士解除了後顧之憂。

幾後,劉君韜得知癿加思蘭已經開始收攏大軍,便再次召開了中軍會議。

“兵憲!諸位!根據情報,目前癿加思蘭已經開始收攏大軍,做好了東進嘉峪關的準備,咱們當麵的十萬韃虜大軍也開始不斷推進,現在與策軍各部大營相距六十裏,估計兩之內便會趕到。”

情報部部長劉子安高聲道,將這幾情報部搜集上來的消息向所有人通報著。

“此外,哈密衛那邊的韃虜守軍也開始加強了戒備,據稱分散在哈密衛周邊的乜克力部部眾也開始聚集到哈密衛,看樣子是癿加思蘭下令戒嚴了。”

劉君韜皺著眉頭問道:“有沒有韃虜哈密衛守將拜亦撒哈的情況?此人能力如何!”

劉子安道:“據此人原本是孛來手下的頭號猛將,其麾下兵馬也都是精銳鐵騎,不過此人曾經是韃靼部先汗的心腹,所以孛來一直不敢重用,而是將其派到了西麵駐守,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此人竟然投靠了癿加思蘭!”

“如此一來,癿加思蘭更是如虎添翼了!”

眾人都是看向劉君韜,劉君韜也是沉吟了一番,而後道:“既然現在癿加思蘭帶來的三十萬大軍還沒有彙合,那咱們就先將當麵的十萬韃虜吃掉好了!”

眾人為之一振。

“傳令:策軍各部原地駐守不動,京營將士和陝西各部準備出擊,切斷十萬韃虜後路!”

劉君韜準備以各部策軍為利刃,待到那十萬韃虜大軍趕到,便一同出擊牽製住韃虜大軍,然後用三萬京營兵馬、四萬陝西兵馬,共計七萬大軍切斷敵軍後路,以十七、八萬的優勢兵力一舉殲滅這十萬韃虜大軍!

眾人西征的第一戰便是雙方二、三十萬饒大戰,而且還是以殲滅十萬敵軍為目的的大決戰,頓時熱血沸騰、激動不已。

於是,隨著中樞部行文,軍部下達作戰命令,幕府和各部將士開始行動了起來。

次日,劉君韜準備出關,前往策軍各部巡視一番,卻被中樞部部長藍思齊攔住了。

“兵憲,剛剛接到兵部送來的碟報,出事了!”

劉君韜心中一驚,接過藍思齊遞過來的碟報,眉頭也隨之皺了起來。

“成化元年三月,流民首領劉通(號劉千斤)聯合石龍(號石和尚)、劉長子等,在房縣大木廠立黃旗聚眾叛亂,稱漢王,國號漢,年號德勝,攻略襄、等地,流民歸附者近百萬,周邊明軍不能抵擋……”

藍思齊麵有憂色的道:“兵憲,這荊襄地區北有秦嶺,南有大巴山,東有熊耳山,中有武當山、荊山,跨連陝西、河南、湖北三省,穀阻山深,人煙稀少,當地官府本來就管理不夠,現在陝西的兵馬又被咱們抽調大部,形勢不妙啊!”

劉君韜點零頭,沒有話,藍思齊繼續道:“而且該地物產豐富,百姓隻要逃進山林便可逃避賦役,早在永樂年間便開始有流民進入。後來到了宣德至本朝,流民集結者逾百萬之眾。他們千百為群,開墾荒地,伐木架棚,流徙不定,故稱棚民。當地官府視之為"盜賊淵藪",欲加製裁,故而這些棚民對朝廷恨之入骨!”

對於棚民劉君韜早有耳聞,這些棚民不但人數眾多,而且基本上都是赤貧,可以除了自己的一條命已經一無所有了,即便是碰上官軍圍剿,也是悍不畏死,源源不斷的衝殺上來,直到死絕為止!

“朝廷可有應對之策?”

“兵部的消息:陛下已經開始召見內閣眾臣和兵部侍郎,準備商議圍剿事宜了。”

“看來朝廷要兩線作戰了,咱們也不可能繼續久戰下去,隻能抓緊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