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進軍天山以北(1 / 2)

成化三年七月。

朝廷調集了大量的錢糧、輜重,全部災吐魯番城,此時明軍各部兵員補充完畢,各部將士士氣、體力也恢複過來,策軍各部、陝西鎮各部、各路仆從軍兵馬全部集結到了吐魯番城,整個西域都為之一震,所有人都明白,明軍要向山以北動進攻了!

吐魯番城外,將近十萬策軍將士、二十萬仆從軍、三萬五千陝西鎮兵馬已經列陣完畢,三十餘萬明軍整裝待。

而四萬京營將士也接管了吐魯番城的防禦,開始對城內、外的胡人全部監管了起來。

劉君韜在巡視整支大軍之後,便下令全軍向北進,三十餘萬明軍緩緩向北,無邊無盡的軍陣幾乎占據了整個大地,遮蔽日的旌旗迎風招展、獵獵作響,如同密林一般,讓人望而生畏。

此番誓師出征,劉君韜還特意將安西都護府下轄的各部族長、領全部叫到了吐魯番城,讓這些胡人部落領一睹明軍的雄威。

這一招非常奏效,原本這些胡人最開始隻是聽明軍強大,後來經過朵豁剌惕部、吐魯番部的敗亡,以及亦力把裏部的不斷戰敗,這些胡人部落領全都清楚的認識到,原本隻能在先輩口中聽聞到的漢唐重新回來了,那個讓所有部落為之顫抖的恐怖存在,再一次降臨西域,沒有人可以掙脫華夏的力量,隻能再一次匍匐在華夏的麵前、臣服在大明的鐵蹄之下!

從這一刻起,山以南所有胡人部落都自內心的臣服了下來,沒有人心存反抗之意,明軍在這些胡饒心中,已經等同於神一般,是不可戰勝的存在。

而在這次大閱兵過後,隨著這些族長、領6續返回自己的部落、草場,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也隨之傳遍了山以南的每個角落。

也是從這一起,整個山以南的廣闊大地真正被大明收入囊中!

二十之後,劉君韜率領大軍抵達了山山脈,在山脈南麓安營紮寨,同時派出大批的夜不收翻越崇山峻嶺,開始打探亦力把裏部大軍的動向。

幾後,各路消息開始傳回來。

亦力把裏部大軍在沙灣城駐守下來之後,將整個城池修葺了一番,而後便將族中的老弱婦孺重新遷回了亦力把裏城,而族中的青壯男丁則是大部分都留了下來,加上原本的十萬大軍,此時亦力把裏部的兵力已經擴充到了十七萬人!

聽到這個消息,劉君韜和各部將領、部長都是喜上眉梢。對於眾人來,亦力把裏部再一次犯下了大錯,自己主動將族中的戰力全部聚集到了一處,從而避免了明軍陷入“遊擊戰”的可能性。

如此一來,明軍完全可以畢其功於一役,就在沙灣城一戰聚殲亦力把裏部的所有兵力,剩下的那些老弱婦孺根本不足為慮!

得知亦力把裏部兵力的動向之後,劉君韜便下令全軍北上,三十餘萬明軍將士抱成一團,直接衝過山南北之間的山口,一路上防備著可能的伏擊,畢竟山山麓中地勢太過險要。

但明軍將士一路上風平浪靜,根本沒遇到任何的阻攔,更別什麼伏擊了。

劉君韜笑著對嚴虎等將領道:“看來亦力把裏部已經喪膽了,根本沒有膽子在山一帶與我軍對戰,此戰還未交鋒,韃虜便已經輸了氣勢,此戰我軍必勝!”

眾人都是士氣大振,明軍前進的度也隨之提升了不少,三十多萬明軍將士徑直朝著沙灣城殺去,沿途胡族不是就地投降,就是聞風而逃!

四之後,劉君韜率軍抵達沙灣城,隨即指揮各部將士包圍了沙灣城,將整個城池包圍的水泄不通,同時派出大量的夜不收、尖哨精騎四處,徹底切斷了沙灣城與外麵的聯係。

在明軍抵達之後,劉君韜先下令明軍各部圍繞著沙灣城安營紮寨,讓各部將士先休整幾,做好攻城大戰之前的準備。

中軍大帳內,經過與眾饒商議,劉君韜將二十萬仆從軍放到鄰一線,二十萬大軍分為四隊準備攻城;隨後,劉君韜調集三萬五千陝西鎮各部兵馬在北麵集結,調集鷹揚軍在城東集結,調集折衝軍在城南集結,調集越騎軍在城西集結;這幾支大軍將充當督戰隊,在仆從軍作戰失利、或是臨戰倒戈的時候,便開始投入戰鬥。

而虎賁軍、龍驤軍、長水軍則是作為預備隊使用,三支大軍在沙灣城以南五裏處列陣,隨時準備投入戰鬥。

當明軍這邊製定好作戰方案之後,困守在沙灣城內的十七萬亦力把裏部大軍也開始行動起來,準備即將展開的攻防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