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大明新軍(1 / 2)

成化五年七月。

經過數月的變法改革,大明各地可謂是氣象一新,各式各樣的工坊、實業如同雨後春筍一般興建起來,短短數月的時間,工部登記在冊的新式發明就多達八萬多項,其中已經有三萬多項新發明、新技術在大明各地開始推廣使用。

就在三個月前,在劉君韜的主持下,大明正式將玉山票號改組為大明中央銀行,專門發行銀票,供大明民間銀行兌換白銀,為將來大明全麵推行紙幣做準備。

而大明各地的新式學校也全麵開工,民間的士紳、富商紛紛捐錢捐物,為的就是得到朝廷頒發的免稅腰牌,可以憑借所捐財物的多少,按照比例減免一定的工商稅,還可以獲得當地官府的嘉獎,一時間從者雲集。

相比於民間的興旺發展,朝廷方麵也是受益匪淺,光是這幾個月的稅賦收入,就已經超過了往年大明朝廷一整年的收入,如果按照劉君韜規劃的前景,將來變法完成之後,大明的國庫收入將會比往年增長四到五倍!

對此,成化帝自然是喜上眉梢。而朝中大臣近來也是高興不已,對劉君韜和變法的反對態度也消融了大半,這是因為在劉君韜的主持下,仿效大宋的高薪政策,為朝廷文武官吏增加了養廉薪,按照官吏的級別不同,最低的從九品每人每月有五錢銀子,最高的正一品大員每人每月有三十兩銀子。

雖然看起來並不是很多,但相比於大明之前的官吏供奉,這些銀子已經很多了,甚至對一些級別的官吏而言,這些養廉薪已經比得上之前一整年的收入了!

而且,劉君韜後續還準備給回鄉養老的官吏發放養老銀,還有其他各種補助銀子,著實讓滿朝文武興奮了一把。

其實這也是劉君韜的一個策略,那就是最大程度的籠絡各方勢力,讓支持變法的既得利益集團日益強大起來,隻有這樣才能保證變法最終成功,才能杜絕人亡政息的發生。

此時,劉君韜眼見變法已經初見成效,而且朝野上下反對的聲音幾乎絕跡,成化帝更是對變法信心大增,甚至比劉君韜還要上心一些,幾乎召見劉君韜商議變法條例,心中不禁鬆了一口氣。

緊接著,劉君韜便開始進行下一步的計劃,那就是開始在全國範圍內籌建大明新軍!

如今大明國庫充盈、地方安定,各種新式技術,特別是新式火器的研發成功,讓劉君韜意識到編練新軍、全麵整頓大明軍備的時機已經成熟。

於是,劉君韜向成化帝遞交了《奏編練皇明新軍事議疏》,拉開了明軍全麵蛻變的序幕。

在這份奏疏中,劉君韜結合自己多年的征戰經驗,提出火器乃是華夏製霸寰宇的利器,將來的戰爭也終將會是火器橫行的戰場,隻有全麵掌控火器、裝備強大火器的軍隊,才能扞衛華夏、才能拱衛大明。

劉君韜提出,要陸續將整個大明兩百多萬大軍進行整編,全麵裁撤地方上的衛所兵馬,大明所有兵馬全部整編為營兵,成為職業軍人。劉君韜準備將大明的兩百多萬大軍進行精煉,裁撤其中的老弱之兵,將大明帝國的常備兵力保持在一百五十萬左右,實行精兵路線。

同時,劉君韜準備將全國的兵力一分為二:

駐守各地城池的兵馬為戍守軍,以三千人為一營,其中兩千人裝備火器,一千人裝備長槍大戟,不配屬騎兵,隻裝備一定數量的型火炮。

這些兵馬將分散駐守在大明兩京一十三省的各處城池,負責大明內部的守衛。

而駐守大明邊關和各地關隘的兵馬為國防軍,全部仿效策軍建製,以禁衛為名,後綴數字番號,例如禁衛第一軍、禁衛第二軍等等。野戰軍全部裝備各種新式火器,配屬成建製的鐵騎大軍以及大口徑重型火炮,從操練到軍紀等各方麵,全部效仿策軍。

劉君韜準備建立三十支大明國防軍,軍隊番號從禁衛第一軍到禁衛第三十軍,這些軍隊之中,瀚海都護府、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各駐守五支,京師駐守三支國防軍,南京駐守兩支國防軍,剩下的十支國防軍分別駐守大明各地要隘。

與此同時,劉君韜還準備將大明各地的水師全部整編為大明海軍,仿效東平島海軍編製進行重組,並且結合南京水師和東平島海軍的戰艦樣式,全麵進行換裝和從新操練。

至於策軍各部,劉君韜準備上奏成化帝,將策軍各部全部調集到京師駐防,相當於大漢帝國的北軍,遇有戰事為大明征戰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