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灝是個踏實務實的人,雖然林之瀾不在身旁監督,但他還是親力親為,每天一大早就跑出去探測朔州各地的泉眼。
要想把酒釀好,除了釀酒的方子好,水好也是必須的要素之一。
當初林之瀾跑遍了伏州大大小小幾十個水源,才選定了秋情山下的一處泉眼。
秋情山位於伏州與衍州的交界處,因滿山楓樹而被取名為“秋情山”。秋情山山勢險峻,少有人跡,每年也隻有楓葉正紅的那幾天會有少許遊人踏足。
為了能高效率的利用秋情山的泉水,林之瀾買下了距離秋情山十幾裏地的兩處莊子,一處取名為桃花莊,一處取名為春風莊,皆用來釀酒。
幼辰閑著也是閑著,偌大的客棧也隻有他和林之灝兩個住客,於是每天他便纏著林之灝,兩人一同跑東跑西。
林之灝雖然老大不情願,但他看得出幼辰不是一般出身,又不敢貿然得罪,隻好把滿肚子牢騷咽進肚裏。
“林二少爺,聽說你們家九小姐的生母是個清倌人,當初是在外頭的醫館生下的九小姐,這可是真的?”
隻要幼辰一見林之灝閑下來,馬上就會見縫插針的打探林九娘的消息。
林之灝頭皮一緊,含糊道:“九小姐是大房的,我是二房的,不大清楚,不大清楚。”
幼辰腦袋一歪,下牙咬住了上嘴唇,眼睛裏冒出一道精光:“胡說八道,都住在林家大宅子裏,你是耳聾還是眼瞎,居然連自己的九妹妹是個什麼出身都不知道?”
“王五公子。”林之灝告饒道,“我和九小姐名義上雖是兄妹,可是實際上我們連見都沒有見過一麵,更談不上了解了。再說了,你不是說你們是舊相識麼?怎麼,你也不知道?”
幼辰奇道:“你們沒有見過麵?這怎麼可能,都在一個宅子裏,抬頭不見低頭見。雖說你們不是一房的,但怎麼說也是堂兄妹,逢年過節難道也不聚一聚麼?還是說你們兩房不和?”
林之灝不願意外揚家醜,便敷衍道:“王五公子,九小姐還是未出閣的女兒家,你這樣東打聽西打聽的好嗎?而且,九小姐已經和忠勇侯府世子訂了婚了。再說了,你們倆這年紀......也有點不大適合。”
幼辰見他想歪了,忍不住哈哈大笑道:“你想多了!我不過是閑著無聊,打聽打聽而已。”
他靜下來想了一想,更加覺得好笑。
定國公的嫡長女靈蕙郡主,太後的娘家侄女慧心縣主,這些金枝玉葉他都沒有放在眼裏。
林家的九小姐又算得了什麼?
自己不過是閑得無聊才想拿她逗個樂子罷了。
於是,他掏出扇子扇了一扇,又鄭重解釋道:“林二少爺,你別誤會,我隻是——好奇而已。”
兩人一道回了福臻客棧,正用著飯,龔連達的貼身小廝前來遞帖子,原來是龔連達邀林之瀾明日再到明月樓一聚。
林之灝歉疚道:“實在不好意思,伏州家中有急事,大少爺趕回去處理了,過幾日便回。煩請小爺回去稟告國舅爺一聲。”
小廝一聽林之瀾不在,登時瞪圓了眼睛,扯著嗓子尖叫道:“好大的膽子!國舅爺明明說過幾日要再請林大少爺聚上一聚,林大少爺卻不告而別,豈不是不把國舅爺放在眼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