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生命從明天開始(2 / 3)

心曼:“在醫院裏頭,每天早晨隔壁太平間,隔一兩天就有人死掉了,早晨起來五點多鍾,經常是在睡夢中被那個哭聲吵醒。震天震地的,那種悲哀我想沒有人能夠體會得到。也是從那個時候我對死亡有一個非常徹底的了解。我就想,死亡是和你的親人,和你愛的人永遠隔開一個世界。死亡是沒有感知的,同時死亡也不再有希望了,然後人家哭我也哭,然後我意識到我想活著!”

終於憑著一種對生的渴望,心曼再一次擺脫了死神的召喚,稍微蘇醒的時候,她用三天三夜的時間寫下文章《假如生活肯再給我一次機會》。

在熟睡的夢裏,我夢見大海,藍色的海麵如一麵平展的鏡子倒映著天空和朵朵白雲。我赤著腳踏在柔軟的沙灘上,砂粒和海水親吻著我的肌膚,我仰起臉貪婪地吮吸著大海的氣息,用雙手環抱住自己,亦如我深情地將整個世界緊緊地擁抱。

從夢中醒來,擁著棉被的女孩眼眸裏含著一汪淚水,她輕咬嘴唇,讓淚水融化在和煦的陽光裏,然後綻放出一個明媚的笑臉。

——摘自春曼心曼著《生命從明天開始》

“你在文章裏對生命用了貪婪這個詞。為什麼呢?”我問。

“因為我愛,我渴望。生命多美好,有那麼多美好的東西。比如說情感,比如說思想,比如說一陣風吹過,比如說花草的香氣,比如說夜半起來看窗外的星河滿天,靜靜地躺在床上,房間裏一點聲音沒有,忽然一根針掉在地上,那種聲音也是清脆的,震撼的。其實隻要一切鮮活的事物,它就是美麗的。”心曼靜靜的回答。

這篇文章發表在1995年第6期的《中國青年》上。10年來,他們發表了160多篇文學作品。2002年7月妹妹心曼的《命運是海我是帆》和姐姐春曼的《生命無法拒絕的那份苦澀和美麗》在全國“生命禮讚征文”中分別獲得一等獎和二等獎。

隨著春曼和心曼發表的文章越來越多,關心和支持他們的人也多了起來,現在坐的輪椅和寫文章用的電腦都是好心人送給他們的。最多的時候,他們一天收到過130封信件,可實在沒有力氣一封一封的回複,姐妹倆便商量著把家裏的電話辦成熱線,2000年的中秋,在月圓的夜晚,君曼心靈熱線開通了。每天晚上的9點到10點,姐妹倆都會輪流坐在電話機前接聽電話,傾聽每一位朋友生命底蘊發出的心靈私語。幾名要尋死的朋友聽了他們的話堅強地活了下來,想起這些,姐妹倆的臉上泛起了笑容。一部心靈熱線成了他們生命的寄托。而人們無法想象這種甜美的聲音背後正在承受著多麼大的病痛的折磨。因為他們現在已經連說話的力氣也在逐漸喪失了。

還有些能夠留下的東西,它也是一種幸福,一年以來,兩姐妹將10年寫的16萬字的書稿整理出來,希望在30歲的時候能夠出版,同時他們希望實現一個一直以來的夢想,當一次電台節目主持人,用電波敲響更多人的心靈。30歲,正是年輕人朝氣蓬勃憧憬未來的時候,但對於他們來說卻是個噩夢般的年齡,因為醫學的定論是這種病活不過30歲,現在姐姐31歲,妹妹29歲。

“你擔心30歲到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