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奇跡,並不難創造(6)(1 / 2)

後來家裏的經濟改善了,一方麵因為我進入“中視”新聞部,一方麵因為瞪窗小渤的暢銷。我們常一家人坐在一起看郵撥單、寫信封、裝書、寄書。兒子小,不能寫,就負責打釘書釘。

母親的臉上開始有了笑容,她很迷信,認為過去一切的厄運都是因為丈夫死,現在一切的好運都是因為孫子生。

她的脾氣改了,連對家裏的黃貓都有情。她藝術的品位也提高了,以前買的衣服都很俗,現在則顯示了審美的眼光。

“別以為媽土,媽以前隻是沒心情。”母親說。

以前過年的時候,母親總帶我四處送禮,求爺爺告奶奶,希望得些父親老朋友的關愛,現在則不再拜年,她說:“六十九了,人家該給我拜年了。”

母親七十大壽的時候,我為她擺了三桌。這是她自五十大壽之後第一次過生日,也是她第一回接受賀壽,她說:“過完五十大壽,死了丈夫。過生日過怕了。”

母親七十大壽之後半年,我離家,去了美國。

知道我去的地方下雪,母親特別去衡陽路的綢布莊,為我選料,做了一件絲綿袍,又把父親生前穿的,一件從廢墟裏翻出來的老羊皮背心補一補,交給我。

上飛機,一群人來送,母親沒掉眼淚,隻沉沉地說:“好好去,家裏有我,別擔心”

再見到母親,是兩年多之後。長長的機場走廊,遠遠看見一高、一矮、一小,牽著手,拉成一串。母親雖然是解放小腳,但走得不慢,一手牽著孫子,一手提了個很重的布包。頭發更白了,皺紋更深了,看到我,淡淡一笑:“瞧!你兒子長高了吧?”

從那天開始,她除了由我陪著,回過三次台灣和大陸,其餘的19年,全留在美國。

雖然不是農家出身,但是有院子,她自己學會種菜。又常看鄰居的花漂亮,就偷掐人家的種子。她最喜歡種西紅柿、大黃瓜和金盞菊,也愛蹲在地上摘四季豆。

我每天早上,拉開窗簾,總看見一個白白的頭,在綠葉間穿梭。

她也依然是孫子的守護神。常在孫子看電視的時候,過去小聲提醒:“孫子啊!不要看啦!你老子要發脾氣啦!”

因為她的耳朵背,自以為小聲說的話,其實很響,早傳到我的書房,於是衝出去訓兒子。

每次我訓孩子,母親都阻攔,她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幸虧是親生的,要不是親生,人家非說你是虐待孩子不可。”不過,跟著她又會改口,“不是親生的,都比你這親生的還疼。”有一天,我聽見她在房間裏,對孫子獻寶:“瞧!奶奶肚子上這麼長的刀疤,都是生你爸爸的時候割的,做女人,就是生孩子可憐。所以天下沒有不疼孩子的媽。”

大家都說獨子的寡母難處,婚前,我太太也曾經害怕。說:“有一天我們看完電影回家,看見媽坐在黑黑的屋子裏哭,不知道她會不會覺得我搶了她的獨生子。”

但是幾十年下來,她們卻處得比母女還親。

在我記憶中,她們婆媳雖有小摩擦,但不曾爭執。有一天,母親跟我不高興,說:“你孝順,你孝順,哪次看病不是薇薇開車?”她說的是真話。

母親確實是疼媳婦的,她總當著媳婦麵袒護我,又背著媳婦罵我,她罵得很有技巧:“不是媽說你,也不是媽偏她,你確實不對……”

當然,隨著孫女的誕生,嶽父母同住,以及我工作上的忙碌,母親跟我獨處的時間愈來愈少了。她常在我種花的時候,邁著“解放小腳”,拄著拐杖到我旁邊,小聲咕噥:“兒啊!咱們好久沒說說私密話了。”有一次說著說著,她哭了,“你知道嗎?媽心裏好寂寞。”

母親確實是寂寞的。重聽,使她活在了自己的世界,漸漸不良於行,又使她常留在自己的臥房中。尤其冬天,她常一邊讀《聖經》,一邊看著外麵的雪地歎氣,說她要回台灣。隻是那時候醫生已不準她遠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