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家裏的媽,門外的爸(4)(1 / 3)

感恩寄語——

母親在自己的身體裏孕育了新的生命,由此而來的兩個生命體之間的是血脈相連、聲息相通的情感。母親是天涯遊子的最終歸宿,她的愛是潤澤兒女心靈的一眼清泉,它伴隨兒女的一飲一啜,絲絲縷縷,綿綿不絕。於是,在兒女的笑聲淚影中便融入了母愛的纏綿,每一位母親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來表達和詮釋著這份愛,每個人都在為連綿不絕的情而感動得熱淚盈眶。

一雙布鞋

無論走到哪裏,我都會隨身攜帶一雙布鞋。在需要它的時候,我就會自豪地穿上她,同時思念我的母親。

一雙布鞋

文/ 溪 香

入冬以來難得明媚的一個星期天,陽光、天空都格外美麗。嚴冬似乎揭開了她久而厚重的冷酷麵紗,恩賜地把笑容灑向人間。南方的幾位老鄉提議去爬山,重溫兒時身心暢遊於碧鬆青杉間的坦蕩與愜意。於是,我又拿出了那雙身負千層底、凝聚幹顆淚的母親的布鞋。樸素、耐用的布鞋,淳樸、忠厚的母親……

我出生在南方一座偏僻的小山村.家裏世世代代都是農民.雖然貧窮,卻也和睦。哥哥在小學三年級就綴學了,跟著一位老師傅學木雕。我在班上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好,是父母和老師的驕傲。

在同學中間,我一直很有優越感,不但因為有較好的成績,最主要的是我有比他們都“漂亮”的衣著。雖然大家同為貧窮子弟,同穿哥哥、姐姐剩下的舊衣裳,但我的衣服總是看起來比別人的新,比別人的好看。因為我有一個值得驕傲的、心靈手巧的母親。母親總是用家裏惟一的“奢侈品”——老式縫紉機,把家裏的舊衣服改了又改,做成適合我的樣式。每當我穿上這些“新衣服”,總會在同齡人中引起轟動。母親最拿手的活就是做布鞋了。看似單調、呆板的布鞋,在母親的手裏總會變成一雙雙顏色各異、樣式不一、充滿靚麗的花鞋。每當夥伴們那羨慕、渴求的目光從我的腳上移向我的眼睛時,我總是有一種無法言狀的成就感。這種成就感來源於我的母親,我為自己擁有如此聰明而賢惠的母親感到無比自豪。

穿著母親的成就——布鞋,我一直風光了14年,直到初中畢業。

初中畢業後,我考上了縣城的一所重點高中。由於害怕自己將來考不上大學,白白浪費學費,就放棄了上高中的念頭,當時正逢一所民辦旅遊學院招收預科班學員。周遊全國是我的夢想,而且我一直自認為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遇事應變能力比較適合當導遊,就不顧每年6000多元的高額學費選擇了這個熱門專業。父母一直很尊重我的個人選擇,隻是為天文數字發愁。

第一年,我在縣城上預科班。母親親手為我縫製了幾雙新布鞋,以使我在同學麵前體麵些。開學第一天,我穿著新鞋,洋洋得意地走在新生麵前,竟天真地盼望著羨慕、渴求的目光。但隨之入耳的諷刺、歧視的話語,大大刺痛了我幼稚的心。

“怎麼這年頭還有人穿這種鞋?”

“肯定是從農村來的鄉吧佬!髒死了!”

我這才意識到,原來他們都不穿布鞋,穿在他們腳上的是鋥亮亮、象征富有和時髦的“皮鞋”,我們原來是兩個世界的人。

從此,我處處遠離那些屬於另一個世界的人類,用自卑、封閉去開拓自己的天地。同時,母親美好的形象在我自尊心的驅使下瞬間蕩然無存。我甚至記恨老天為什麼不給我一個富有的家庭。

第一次放月假回家,我哭著懇求母親給我買一雙皮鞋。母親強忍著淚花,微笑著勸我: “我們是農民的孩子,我們適合穿布鞋。你看,布鞋多耐穿,爬山、跑步都不怕,而且不傷腳!皮鞋有什麼好的,既不牢固,又不舒服。”可在我的一再堅持下,母親最終還是為我買了我有生以來也是家裏的第一雙皮鞋。我把它當作我最心愛的寶貝珍惜著,天天都穿在腳上,不許任何人碰一下。我相信,我這輩子都不會再穿布鞋了。

那次開家長會,作為全班八門功課六門最高分獲得者,我的母親受到了重點邀請。但我怕母親那破舊的衣裳、醜陋的布鞋會破壞我在班裏的形象,就拒絕了她的出席。看到一位位衣著華麗、氣質高雅的父母,我慶幸我的母親沒有出現。

一年過去了,我要到兩千裏外的北方去上大一了。由於第一次坐火車、出去看世界。我顯得異常興奮。可父母卻憂心忡忡,因為其他同學都有家長護送到學校,而我家由於經濟原因,隻好讓我獨行。

臨行前,母親含淚塞給我一雙布鞋:“娟兒,是媽不好,媽沒條件送你上學,讓你受苦了!這雙鞋是媽昨晚連夜趕出來的,你穿上吧!”說著,轉過身,撩起像母親額頭皺紋般的圍裙.企圖擦去臉上的憂傷與愧疚。我心裏的聲音告訴我:不,我絕不穿布鞋,不能讓同學們笑話我!可看到母親的眼淚,我還是不情願地收下了那雙布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