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好多人在交談中都喜歡說自己與別人不一樣,而真正能讓他們說出自己不一樣的理由,做出與大多數普通人不一樣的成績時,卻沒有了一個靠譜的說法。在我看來,真正意義上的不一樣是從不把“不一樣”掛在嘴邊,他常常用行動一鳴驚人,他除了具有良好的心態、智能、淵博的知識和高超的能力之外,他隱忍、惟美的力量看似微弱,卻能成就他以後無限的質感,甚至影響著我們,成為我們之間的佼佼者。
而真正意義上的“不一樣”之人,是在歲月的磨礪中,努力做到力透紙背之人。
在我平常的工作中,我遇見到一位來醫院體檢的退休教師,他對我說,在他退休的第一天起,他就買了一支笛子,教笛子的老師猶猶豫豫,考慮到他上了年紀,記憶及指法的靈敏度都不如年輕人,他堅定謙恭地對老師說,我有毅力。繼而教笛子的老師看到他小心翼翼地用手指萬千珍愛地撫摸著笛子,沉默良久之後,破例收下了他這位能當他父親的教師的請求。從此後他笛不離身,走到哪都帶著它,盡管對笛子不熟悉,隻是憑著對笛子的一股子熱愛,他像小學生一樣每天跟著教笛子的老師學吹笛,吹的是嘴上紅腫起皮,吹的是茶飯不思……但他仍然癡迷堅持,因為選擇了“喜愛”兩字,所以就要做到跟別人不一樣。
他買來《中國笛子名曲大全》,對演奏大師畢生的絕版曲目,雖然做不到每一曲都耳熟能詳,旨在氣口精微,指法奧妙上是下足了工夫,這樣春、夏、秋、冬學習了幾年之後,雖然不能傾情詮釋最經典的笛子演奏曲目,但他透明的音樂質感,簡單流暢旋律,也能把素有中國魔笛美譽的陸春齡代表作《歡樂頌》、《鷓鴣飛》以及新派大師張維良的《太湖春》等嫻熟地吹奏下來。
待他第二天來科室取體檢檔案,趕巧的是科室裏也暫時有了清閑,我們忐忑不安一致請他給我們演奏一曲,他很高興地應允,隨即傾斜著頭顱,潤了潤嘴唇吹奏起來……如鳥鳴、如雀躍、如高歌、如唱和、如泣如訴令人如癡。有了獨坐溪邊聽水流之感,好似一陣微風起伏。這塵緣中的笛聲,好似一陣情韻令人遐思,這笛聲如訴,這一刻仿佛最好的時光,最燦爛的風霜,而或最初的模樣,都緩緩流淌起來。這笛聲如訴,是在過盡千帆之後,看歲月把心跡澄清,就仿佛身隔滄海之時,沉澱了所有的波瀾壯闊。這笛聲如訴,在每一個音符下,都埋藏一顆平靜而柔韌的心靈。
我在想,繽紛、透明的令人玄感沉醉的笛聲,就是屬於他的音樂情歌!帶他夢回初戀、夢回他青春的朝露,在笛聲的懷抱中甘甜休憩——純美的笛聲,能換回他那些曾經美好的回憶……行雲流水般的音符,不僅僅闡釋著他的浪漫情懷。
我沉默良久,我一定是懂得了這位退休教師的“不一樣”,在奔向未來的生涯裏,他找到了“不一樣”的範本。在我的眼裏,無比神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