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普通人對幸福的理解(1 / 2)

題目包括的很多,其實也就是普通人每天日子的延續與積累,日子的延續與積累便就是普通人日複一日平凡的故事了。

普通人平凡的故事繁衍出普通人對幸福的理解。

可不是嗎,今年的元旦,既規定的節假日也就三天,說一說我這普通人是如何度過節假日。節假日對於我來說,是與平日沒有什麼變化的,隻是撕下一張日曆的不同變幻而已。不曾有出行旅遊的計劃,年末的直播晚會,是悠閑舒適地倦躺在家中客廳沙發裏觀賞,很是愜意。

晚會在載歌載舞的《大聯歡》中拉開序幕,共持續兩個多小時,節目異彩紛呈,有歌曲、小品、朗誦、相聲。新穎的表述形式,豐富的內容,彰顯著青春魅力,帶給我們前所未有的視聽享受。

第二天一早,早早起床,洗漱完畢,背上羽毛球包坐巴士到了師院的羽毛球館,打了近三小時的羽毛球。中午吃完午飯,略休息了一會,想到還有朋友要打點滴,就又趕到醫院。不曾想朋友已經躺在了診室,輸液架上的抗生素能量藥液,正無聲地一滴一滴通過手背裏的血管,緩慢地進入他的體內,殺死他體內的病菌。

朋友的身體平時很好,可此刻也是一臉的沉鬱、倦容,為了使他躺在床上避開孤獨,許得同意,也便天南地北地胡扯起來。話題包括所讀過的書籍、看過的電影、聽過的歌曲、短信的幽默、風俗習慣等等,曾經的理想,零零散散的有了片斷的聚合,在醫院的診室裏一一鮮活起來,聊著聊著朋友說:“躺在這裏,感覺還是蠻幸福的”。

原來生病也可以有幸福的感覺呀。

幸福真的是一個謎,真的是取決於生活的狀態,取決於靈魂的豐富,取決於不同境況下的感受……沒有標準,也許讓一千個人回答,準會有一千種答案。

那幸福是什麼呢?何謂幸福?

人之感受想必全在於心之感受,人之幸福全在於心之幸福。

幸福的話題絕不是一個俗套的話題,因為很多的時候我們不知道我們的幸福在哪裏?

而我說幸福是一種比較、知足,我知故我在,人生對幸福的理解,不牽強。

健康的人,對疾病的人,就是一種幸福。

自由行走的人,對癱瘓的人,就是一種幸福。

觀賞自然,對無知的盲人,就是一種幸福。

工作的人,對無所事事的人,就是一種幸福。

……

在《幸福是什麼》這本書裏,著名的雙生子研究帶頭人,明尼蘇達大學心理學教授戴維·呂肯,在雙生子研究中,他發現同卵雙生子對幸福的主觀評價有0.7的相關,因此得出了幸福是天生(基因決定)的結論。不過在這本書裏,作者力圖扭轉這一觀點,向讀者呈現心理學和遺傳學對幸福的研究以及個人如何能夠管理自己,以達到或恢複更高的幸福點。這本書的重要結論包括:

(一)對個人的幸福感而言,遺傳起著很大的作用。

(二)幸福與收入水平、教育成就、社會地位,與已婚還是單身無關,而與人們所從事的豐富多彩的活動和沉溺其中的程度密切相關。

(三)幸福來源於目標的達成,一些享樂的活動、勞動、養育、寵物、婚姻。不過由於強大的生物適應能力(人對痛苦和幸福都是有很強的適應力)沒有人能一勞永逸地獲得永久的幸福心態。“永遠幸福快樂”的生活事實上並不存在,因為幸福更像一個不斷變化的動態平衡的過程,必須積極地利用以上因素來調節我們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