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醫院裏出來時,頭上、手上、膝蓋上都裹著白白的紗布。回到村裏,鄰居們知道我為部隊捉豬光榮負傷,都來看我,稱讚我做了一件好事。隻有父親對我懷疑,他說:“捉一頭豬,怎麼會弄成這樣?”

在父親麵前,我從來不敢說假話,他那嚴厲的目光,能把我的心底看穿。’我隻好老老實實把事情的真相對父親說了。父親聽完,沉思了好一陣兒,說:“你跌成這副樣子,但換來皮肉痛苦的教訓,是大幸呀!”

我弄不明白,偷雞不著蝕把米,怎麼會是大幸?

父親看我一眼,說:“如果你把豬牽回家,部隊的人尋上門來,把豬要回去,影響了名聲,名聲的教訓,是小幸。”

我說:“那不幸呢?”

父親瞪眼望著我,挺嚴肅地說:“你把豬牽回來殺了,吃了,沒人知道,沒有教訓,那才是不幸。”

這怎麼是不幸呢?我眨巴著眼睛,望著父親。

父親說:“你不該拿的拿了,不該吃的吃了,貪心有了,人品沒有了,怎麼不是做人的不幸?”

該死,我怎麼沒想到這一層道理!

父親又語重心長地說:“你千萬要記住,貪是貧的殼,越貪越貧,世上沒有靠貪能富得太太平平、傳子傳孫的人家。”

父親雖然隻是一個莊稼人,沒有什麼學問,但他這番富有哲理的話,就像重錘敲著我的心弦。我的傷口雖然還在疼痛,但這個教訓已經深深地烙進我的心裏。我明白父親的意思——不該拿的別拿,不該吃的別吃。我牢記著父親的話,幾十年過去了,人不懶,心不貪,嘴不饞,手不長,每一天都活得心安理得。父親的話,使我終身受益。

海龜沒有吃到香蕉

文/張抗抗

不動聲色又滿是聲色地寫出了現實生活中的父親的奮鬥與疲憊、希望與失望、痛苦與無奈,讀來實在令人怦然心動。

D有一個可愛的三歲女兒,對女兒一向有求必應。他的工作單位離家近兩小時路程,為了減少往返,他總在周末才回家。每次回家,女兒在晚上臨睡前必要讓他講個故事。一年過去,什麼大灰狼小白兔,他肚子癟癟塌塌早已被搜刮幹淨。

女兒卻不肯善罷甘休,抱著他的膝不肯上床,連妻也哄她不好。

他滿心焦慮。雖是周末,晚上他還得趕寫一篇文章,研究所的頭兒親自點名讓他在一個學術會議上發言,他將有機會在同行麵前充分展示自己的實力與才華。

爸爸講故事呀,女兒糾纏不休。

講什麼呢?他真沒有時間。發言關係到對他實際水平價值的確認,聽說很快就要評職稱了。

他突然記起在當天報紙上看到的一則趣聞。當時無意瞟了幾眼,現在倒可以用來對女兒濫竽充數一番。

從前,在一個海島上……他開始盡量耐心委婉地對女兒娓娓道來。那兒的人家家戶戶養著一種大海龜。海龜像一隻小桌子那麼大,有很硬的殼和很粗的爪子。那個海島上沒有汽車沒有自行車也沒有小毛驢,這個人要到島上另一個人家去串門,就騎著海龜去。海龜最愛吃大香蕉,它的主人就坐在海龜背上,用一根細杆子拴上一根繩,香蕉就懸在海龜腦袋上,離它隻有幾步遠,海龜想吃香蕉,就開始往前爬,可它一爬,那背上的人手裏的香蕉也往前走了,它怎麼也夠不著,於是它就拚命往前爬,它爬香蕉也爬,就這樣它背上的人就順利到達了目的地……女兒不知什麼時候已睡著了,腮上掛著淺淺的酒窩。

他連續晝夜伏筆奮戰。發言很成功,獲得大家的好評,文章將被收入當年的年會專集。有人私下議論,說他雖是助研,實際上相當於副研究員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