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性自己現在有著超強的學習能力,體力也足以支撐高強度的學習,還可以後來者居上。
他這才知道自己先前設想的學習現代醫學的計劃,實在太過於簡陋,太小看學問了。思考了半天,秦牧雲在心裏勾勒了一個新的學習計劃。
必需先從最基礎的東西開始重新學習。
什麼是基礎?那就是數,理,化。跟現在的初中,高中沒什麼不同。
可以想見現在學校中的學生們學到這些東西的時候,是揣著厭惡的態度去對待呢,還是揣著鑽研學問的態度去對待。有沒有人意識到這些東西是真正文明的精華,一切學問的根基呢?當真正理解了這些東西的重要,又哪裏是紙麵上的考試分數可以衡量,完全決定於未來知識的理解深度問題了。
他就是因為沒上過學校,對一些基礎的概念缺乏必要的了解,以至於讀到高深的內容時隻能硬記,無法理解,感覺很吃虧。
他的麵前已經擺滿了基礎書籍。數學,物理,化學。收羅從小學到高中的所有教科書,甚至包括英文版本,準備從零開始。
然後……
嗯。嘩啦啦啦啦……
整整一個下午,他的翻書聲就沒有中斷過。大腦就像一台絞拌機,把所有的基礎知識揉碎了掰爛了全部一股腦的先記下來,再在腦海中不斷的篩選過濾分析組合。
從最基本的加減乘除開平方根,到一元二次方程,再到微積分。從三角函數到幾何分析,從最基礎的牛頓運動三定律,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從元素周期表到複雜的分子方程式……
秦牧雲從來沒有這種暢遊在知識海洋中的愉悅感,仿佛一個個的新世界之門正在向他打敞開,一個個未知的領域被他的思維所觸及,一個個新的疑問產生,又一個個問題被化解,又產生更多的新問題。
這個世界原來是這樣。曾經那些模棱兩可的知識見解正在變得透明又富有邏輯性,曾經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變得異常清晰,這是讓人難忘的一天,也是秦牧雲覺得很可能改變自己人生觀的一天,因為他接受到的新事物新知識實在太多太多了。
或許這些知識也算不上新,卻是人類文明幾千年來所有的大學問家,大科學家們,用他們天才的一生總結摸索出來的宇宙規律,這些知識代表的不是某個人,而是整整一個淵遠流長的文明結晶,從幾百萬年前還生活在樹上的祖先們從直立行走開始,直到能夠掌握龐大的力量改造世界的今天為止所能融合的一切,這是一個茫茫宇宙中巧合之下孕育出來的行星文明的智慧總和啊。
秦牧雲甚至可以感覺到自己的思考方式在發生根本的變化,自己的大腦細胞都仿佛在裂變,一個個新的腦細胞產生,一個個舊的腦細胞分裂開來,越來越嚴密,越來越複雜,越來越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