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兒姑娘,你慢慢飲這杯桃花茶,老夫給你講一個故事_”
在許多年以前,長白山上住著一位學武習藝的道人,他俊朗英挺,氣宇軒昂,武功十分了得,識書學禮,橫笛揮戈,閑情雅致,倒是自得其樂。
他有一個年紀比他大許多的妻子,妻子是他的童養媳,他很小的時候,妻子是大姑娘時就過了門,為他生下了一對兒女。
他與妻子卻無半點感情可言,妻子沉默寡言,性格十分怪僻,他倆是人在心離。
長白山山下的一個山穀裏,常年四季如春,盛開著許許多多的桃花,這裏住著一個美麗的少女,少女貌若天仙,宛若春花,這位少女名喚宛兒,她十分喜歡撫琴吟詩。
宛兒十分仰慕山上那位道人的學藝,她決定拜道人為師,有一天,她走到山上,看見道人正在揮戈橫笛,那一曲曲美妙動人的笛音,深深震憾了宛兒的心靈。
“師父,您可以指點一下我的琴藝嗎?”
宛兒怯怯地走上前去,怯怯地說。
道人見到眼前這位羞澀可愛的美少女,那清純動人的眼睛,以及強烈的求知欲,一下子動了心,好像前世他們早已相識。
“好的,可以的,我可以指點你!”
春去秋來,秋來春去,宛兒漸漸長大了,出落到十七,八歲的大姑娘了,越發美麗動人了。
長時間的接觸,讓宛兒對這位師父產生了一種莫名的情愫,偶爾指點琴藝的碰觸,心心相印的默契,兩人的心裏同時泛起了波瀾。
有一年,宛兒悄悄離開了山穀,離開了道人,道人也悄悄離開了長白山,也許是害怕這份情一發不可收拾。
宛兒離開道人以後,卻一直在心裏默默想念著自已的心上人,她又重新返回了桃花穀,重新上長白山去找師父,師父已不在長白山,她心情十分難過。
許多年過去了,在一個秋葉翩翩的深秋,宛兒又見到了師父,師父的眼裏全是宛兒,他的心裏裝滿了春天,他倆撫弄橫笛,道不盡的離愁別緒。
此時,道人的妻子已與他相離而去,宛兒在這一刻終於向師父表白了心聲,兩人情意深重,師父脈脈含情地看著宛兒,心裏充滿了無盡的愛意。
他倆在長白山上一起看落葉,在桃花穀一起品桃花茶,訴不盡的愛意綿綿,說不完的地久長天。
正當宛兒沉醉在愛河裏,無法自拔時,道人有一天又不辭而別了,宛兒找遍了整個長白山也找不到師父的影蹤。
原來,師父那病重的妻子又回到了他的身邊,道人為了救治病重的妻子,身不由己離開了宛兒。
從此後,宛兒的心掉入了低穀,她再也見不到心愛的師父,隻有把那些刻骨銘心的日子寄托在琴瑟裏,風吟中。
宛兒永遠離開了桃花穀,她一個人在世間飄泊,在一個黑夜裏,她遇見了一個可怕的黑衣人,黑衣人搶走了她的琴笙,把她推下了山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