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風
作者簡介:華風,蘭州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
【內容提要】 社會管理創新作為政法三項重點工作之一,成為推動政法工作創新發展的新動力。檢察機關應自覺融入三項重點工作的總體格局之中,進一步找準在社會管理創新中的職能定位,立足檢察工作職能,發揮社會管理創新中的的主體作用,把握法律監督屬性,成為推動社會管理創新的重要力量,強化執法辦案,運用法律手段推進社會管理不斷發展。從思想觀念和工作方式上打破舊有思維定勢和傳統工作模式,轉變推進社會管理創新的理念、方式、機製,著力從化解社會矛盾、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特殊人群人文關懷、社會綜合治理、維護網絡虛擬社會秩序、社會組織科學管理等方麵開展社會管理創新工作,充分發揮檢察機關在社會管理創新中獨特的職能作用。
【關鍵詞】 檢察工作 社會管理創新 理念 實踐
社會管理創新是為維護司法公正、社會秩序和社會穩定,依法對社會係統、社會事務和社會生活實施的組織化和社會化管理體製活動。【21】2009年在全國政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明確提出了深入推進“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公正廉潔執法”三項重點工作,社會管理創新被界定為政法工作的動力,成為包括檢察機關在內的政法機關的重要任務,體現了黨對社會管理規律、政法工作規律的準確把握和不斷深化。檢察機關作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通過其職能的充分發揮,必將對社會管理創新機製的形成和完善,提高其製度化、法治化水平,具有重要的規範、促進作用。同時,檢察機關通過積極參與社會管理創新實踐,更有助於推動檢察工作的科學發展、健康發展。
一、社會管理的現狀解讀
在我國,社會管理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概念,形成於20世紀80年代初期。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結構的深刻調整,社會管理和建設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其內涵也日趨完備和成熟。所謂社會管理,從廣義上講,是指政府及非政府公共組織對各類社會公共事務(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所實施的管理活動,與人們通常所說的公共管理是同等範疇的概念。從狹義上講,社會管理是與政治管理、經濟管理相對的概念,是指社會公共事務中除政治統治事務和經濟管理事務以外的事務管理與治理,其所涉及的範圍一般是社會政策所作用的領域。【22】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健全基層社會管理體製。最大限度激發社會創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這句話突出了社會管理主體的多元性,強調黨和政府在社會管理中領導和協調的中心位置,同時強調政府的權力來源於人民,公眾享有參與管理國家與社會事務的權力,負有對政府監督製約的作用。社會組織既是社會管理的客體,也是社會管理的主體,社會組織不斷推進社會自治化程度。由國家力量與社會力量、社會組織與公民共同治理,大力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適合於我國的國情和社會發展現狀。
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繼承、發展和創新,我國的社會管理隨著政治文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而不斷加強,同時也麵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傳統的社會管理體製和管理方式已越來越不適應經濟社會深刻變革的需要,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社會建設滯後經濟發展。當前,我國政府仍帶有濃厚的生產投資型政府的特征,長期充當了經濟建設主體和投資主體的角色,忽視了社會公共事業發展,導致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環境保護等社會公共事業的發展滯後於經濟的發展,社會保障覆蓋麵和公共衛生覆蓋麵較低。【23】
2.社會問題日益突出。伴隨經濟的快速發展、科技的廣泛運用、人口流動的加劇,現代社會不穩定因素逐步增多,呈現突發、隱蔽、複雜等特點,跨地區、高科技犯罪更是造成了對社會更大的危害。同時,近幾年在生產安全領域和公共衛生領域頻發公共事件,特別是以城市建設出現的拆遷糾紛、以煤礦為代表的生產安全問題、以食品質量引發的衛生安全問題等,已引起社會極大關注,各種傳統的、新型的社會治安和安全問題,依然是影響社會穩定的主要因素。
3.群體利益矛盾衝突加劇。伴隨著社會利益的再分配,我國出現了城鄉地區差距擴大、收入分配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利益格局的深刻變化已顯現危險預警線,引發了一係列社會失衡的矛盾和衝突,這些都對和諧社會的構建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4.社會組織結構發生變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組織形態發生了全麵轉型,農村人民公社體製在改革後迅速解體,國有企業承擔的大量社會管理職能被剝離,以非公有製部門為代表的新生社會組織迅速成長。同時,傳統的社會階層結構發生了重大分化,形成了現代化的社會階層結構的基本形態。長期計劃經濟體製下形成的社會管理模式已明顯不適應社會結構整體轉型,滯後於社會經濟發展。
5.社會組織自治成長緩慢。社會組織與公眾在社會管理中的自主性及自我組織能力還不強,社會組織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發揮,公民社會的發育仍顯遲緩,政府與其他公共管理主體共同管理社會事務的“多中心”治理結構尚未形成。
二、社會管理創新價值解析
推動社會管理創新,已成為黨和政府一項重要的戰略任務。社會管理創新,是指在現有社會管理條件下,運用現有的資源和經驗,依據政治、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態勢,尤其是依據社會自身運行規律乃至社會管理的相關理念和規範,研究並運用新的社會管理理念、知識、技術、方法和機製等,對傳統管理模式及相應的管理方式和方法進行改造、改進和改革,構建新的社會管理機製和製度,以實現社會管理新目標的活動或者這些活動的過程。社會管理創新既是活動,也是活動的過程,是以社會管理存在為前提的,其目的在於使社會能夠形成更為良好的秩序,產生更為理想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效益。【24】
1.促進社會協調發展。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切實把加強社會管理同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在履行好經濟調節、市場監管職能的同時,更加注重履行好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在大力推進經濟體製改革,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更加注重社會管理創新,加快各項社會事業建設,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