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卓
作者簡介:巨卓,蘭州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員。
【內容提要】 公正廉潔執法是政法工作需要深入推進的三項重要工作之一,是提高政法機關公信力的必然選擇,因此執法公信力越強,社會公眾對政法機關的認可度就越高,但當前檢察隊伍中存在著一些影響執法公信力提升的突出問題,因此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是亟待研究和探索的問題。
【關鍵詞】 執法公信力 主要問題 對策
公正廉潔執法是今年政法工作需要深入推進的三項重點工作之一,是切實提高政法機關執法公信力的必然選擇。執法公信力越強,社會公眾對政法機關的認同度、尊重度、美譽度、滿意度和依賴度就越高。當前檢察隊伍中存在著一些影響執法公信力提升的突出問題,嚴重影響著社會公眾對檢察機關執法行為的認知度、滿意度,影響著檢察機關在公眾麵前的良好形象,因此提升檢察機關整體的執法公信力成為必然的要求。
一、目前檢察機關執法公信力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執法行為的不規範和隨意性,嚴重損害了法律的嚴肅性與檢察機關的權威性,導致執法公信力下降。具體表現為有的幹警和領導幹部濫用執法權力,徇私枉法;有的幹警辦案不負責任,造成錯案;有的違反法律程序辦案,使案件出現瑕疵,司法的公正性受質疑等。二是執法理念的偏差影響了司法的公平正義,導致執法公信力下降。突出表現為少數幹警甚至個別領導幹部不以人為本,在執法過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特權思想,執法不作為、擾民害民等問題;一些案件久拖不決,群眾就會對政法機關的執法產生失望和質疑。三是司法腐敗案件的頻繁發生嚴重影響了檢察機關的社會美譽度,導致執法公信力的下降。少數幹警特別是個別領導幹部在執法過程中,由於經濟利益的驅動或者其他目的存在一些“法外行為”,在廣大人民群眾中造成了“不給好處不辦案,給了好處亂辦案”的印象,嚴重傷害了群眾的感情,損害了檢察隊伍的整體形象。四是專業素質不高,能力不強,影響了檢察機關的執法公正性,導致執法公信力的下降。五是執法身份的錯位,影響了人民群眾對檢察機關的信賴度,導致執法公信力的下降。六是執法透明度不夠,造成了人民群眾對執法公正性的懷疑,導致執法公信力的下降。執法公信力的評判權在廣大人民群眾,評判權的基礎是知情權,公眾對執法工作不信任,某種程度上是由於執法沒有透明化、公開化所造成的,尤其對一些社會高度關注的敏感案件,容易產生“暗箱操作”的誤解。近年來,引起社會輿論高度關注的“躲貓貓”、“鄧玉嬌”和“紙幣開手銬”等事件,就是背離了這一基本要求,造成社會公眾對政法機關的公正廉潔執法產生了質疑,使政法機關的形象受到了損害。
二、提升檢察機關執法公信力應采取的措施
(一)加強內部監督製約,是提升檢察機關執法公信力的有力措施
1.強化措施,內部監督與法律監督並重。“檢察機關監督別人,誰來監督檢察機關?”麵對這樣的疑問,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明確指出:要充分認識內部監督的意義,要強化內部監督放到與強化法律監督同等重要的位置來抓。檢察機關是法律監督機關,“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是檢察機關的工作主題。內部監督與法律監督並重的提出,彰顯了檢察機關對內部監督工作的高度重視,在內部監督方麵從觀念到機製都有了新的突破,向社會強調了檢察機關“用比監督別人更嚴格的要求來監督自己”的態度,表明通過強化內部監督,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淨,確保檢察權的正確實施。
2.機製變革,職務犯罪案件審查逮捕權上提一級。檢察機關刑事檢察權集中體現在執法辦案上,對執法辦案的監督是強化內部監督的關鍵所在。2009年9月,職務犯罪案件審查逮捕權上提一級開始實施,其核心內容是省級以下檢察院立案偵查的職務犯罪案件,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應當報請上一級檢察院審查決定。在此之前,職務犯罪案件的偵查和逮捕均由同一個檢察機關完成,這種“自偵自捕”模式招致社會的批評,成為司法腐敗的溫床。這項機製的變革,加強了上級檢察院對下級檢察院偵查活動的監督,有利於防止自偵權的濫用,維護了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利,確保了職務犯罪偵查權的依法正確實施。
3.活動抓手,對直接立案偵查案件扣押凍結款物進行專項檢查。強化內部監督的觀念需要付諸行動,以具體的活動為抓手加以落實。去年高檢院在全國檢察機關開展的直接立案偵查案件扣押凍結款物專項檢查活動便是強化內部監督的一項具體措施。違法扣押凍結款物不僅損害了當事人的合法權利,而且直接影響著檢察機關的形象。專項檢查活動全麵檢查了檢察機關自2004年以來已辦結的自偵案件,對涉及扣押凍結款物的案件進行了逐案清理,徹底糾正了一批違法違規扣押凍結涉案款物的問題。這項專項檢查活動,讓各級檢察機關和全體幹警進一步認清了問題存在的原因,不僅解決了執法觀念不端正、重實體輕程序,對違法違規扣押凍結行為沒有上升到保護人權的高度去認識,缺乏依法依規扣押凍結款物的自覺性等問題,而且還在於建立了預防違法違規行為發生的長效機製,進一步健全完善了相關工作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