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那麵(1 / 2)

繼續說美食,說說顧興最愛的美食,或者不是最愛是最想念,在某一時刻會突然想起來,突然特別想吃,迫不及待又無可奈何的想念。想起來,自己一個人會輕輕的笑,像樹獺閃電一樣慢慢地嘴角上揚,最後露出微笑,然後,笑出聲音。

河南大部分地區都在淮河以北,有一部分比如新鄉,安陽還在黃河以北。所以,河南人是北方人是可以說的過去的,事實上,大部分河南人也一直認為自己是北方人,至少淮河以北是。顧興在內蒙古民族大學上學的時候,總被宿舍的內蒙同學成為南方人。其實隻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以為,內蒙以南都是南方,內蒙以南的人都是南方人。真的這樣,至少有一部分人是這麼想當然的認為的。

又一次,顧興到興安盟的阿爾山市去玩,那時候正是五一長假,一個人,就從內蒙古通遼坐火車到吉林的白城然後轉車去內蒙的阿爾山。天工不作美,早上下的火車,還沒怎麼溜達,下雪了。顧興記得很清楚,那天是五月一號,是國際勞動節。最有意思的是下午等火車的時候,從車上下來一個哥們,竟然是來過夏天來了,真的是短袖啊。那會雪下的正大。對了,阿爾山的火車站很小,一天也隻有幾趟車。但是,很漂亮。哥特式建築,很有名氣。還是當年日本人修的,事實上橫穿大興安嶺的連接阿爾山和烏蘭浩特的那條超長隧道,也是偽滿洲國時期日本人設計的。那條隧道真的很長,而且,火車經過的時候,很有感覺,因為,你在穿越大興安嶺。就是那個從小學時期就開始聽說的大興安嶺。那個語文課本、社會課本、自然課本、甚至連數學課本上都一次又一次的被提及的滿山是寶的大興安嶺。它還是地理上的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分界線,還是400mm等降水量線,還是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分界線。這個時候,一定要閉上眼睛,仔仔細細地回想課本上的圖片、老師說的話。大興安嶺,有多少到過它的西邊。

在回來的火車上,顧興當時做的車叫硬臥代硬座,是的,票麵就是這麼寫的,硬臥代硬座。其實,就是硬臥車臨時改成硬座車。大家都坐在下鋪,中鋪和商鋪空著,下鋪也是光板,被褥早就收起來了。下鋪一排坐四個人,對麵下鋪也是四個人。一間小屋八個人,一間小屋八個人。顧興,正好靠窗的位置,而且這窗戶可以打開,是向上推的那種,可以打開一般。那是2013年的事,顧興都是頭一回坐這樣的火車。而且,買票不用身份證,上麵也沒名字。還有就是,因為車次少,阿爾山火車站,是早上接完兩班車,就下班了人家。走了,賣票的走了。整個辦公區都沒人。下午快來車的時候,人家才來上班,那時候是下午三點多好像。

就是在車上,顧興在看窗外的雪,以及雪中的山。火車就在兩山之間走著。這時候,一個大媽和一小夥子聊上了。倆人都是內蒙的,小夥是赤峰的額,到這工地上打工,嫌累,就不幹了,要回家。大媽就是阿爾山人,對了,阿爾山市中國城區麵積最小的市,跟梵蒂岡有一拚。這夥子就訴說自己這些年打工的種種心酸,說著說著說到了南方人。南方人怎麼怎麼著,其實是因為車裏有幾個江西的五六十歲的老頭。他們也是在阿爾山做瓦工,活太少就要挪地方。他們批次說著家鄉話,顧興一句沒聽懂,更不用說內蒙人了。說完南方人怎麼怎麼著之後,還舉了個例子,算是論據吧。他說,我那年去唐山,那的人啊,唉!!!”我擦“,顧興徹底喪失了為自己不是南方人辯白的勇氣,連河北唐山都是南方,這麼一來,說河南人是南方人河南人一點都不虧。

好了,河南是北方,北方人東三省以南都是麵食為主,麵食,那當然少不了麵條了。單就顧興吃過的麵條,隻算在家吃的,河南燴麵都不算。媽媽做的刀削麵也不算。隻算麵條。煮麵條、炒麵條,蒸麵條。這裏麵如果煮麵條的時候不加肉絲或者其他葷腥的話,那顧興最愛吃的麵條就是蒸麵條。一般天天中午都是煮麵條。一兩個月能炒一次麵條。蒸麵條真正是可遇不可求,隻有哪一天,媽媽覺得不想吃煮麵條了,又不想炒麵條,還不想吃,刀削麵、不想喝鹹糊粥,不想吃搦疙瘩、不想吃大米幹飯、也不想包韭菜扁食、也不想吃懶扁食、也不想裹菜饃,那就隻好蒸麵條了。基本上一年不吃一回。蒸麵條很簡單,和麵,壓麵條,鍋裏添上水,放個篦子,再墊一塊幹淨抹布,把麵條攤到上麵,蓋上鍋蓋,燒火,蒸。冒大氣為止,再捂會,就能顯(從鍋裏把蒸的東西拿出來叫顯。)出來了。怎麼吃呢,盛到一個盆裏,澆上香油,然後,把砸好的蒜泥倒進去,用筷子翻勻。然後,就用筷子往碗裏挑。麵條是素麵條,微甜,蒜泥是純蒜泥,稍辣,香油是真香油,醇香。其它什麼都不用放,放什麼都多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