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搬磚(1 / 1)

說起在北京的二十天時間,除去下雨一天沒法幹活,顧興幹了十八個工。當時給他開多少錢一個工,他也不知道,最後結了多少錢他也沒問。他爸知道,他再也無法知道了。

在同村的那個四合院裏,因為活小,就派了兩個人去,一個是顧興,十八歲的顧興。另一個是跟包工頭一個村子的老頭,五十八歲的老頭。這一老一少慢慢悠悠的砸牆,搬磚。一個是年輕不會幹,所以幹的慢。另一個是年紀小不願意幹,所以幹的慢。

也是在那個小院,顧興第一次受工傷。當時,要拆一個用石棉瓦搭的棚子,也沒多高,一米五六的樣子。石棉瓦還靠著一堵牆,這邊用的是椽子和檁子。因為石棉瓦是被用鐵釘釘到木頭上的,如果要保證石棉瓦的完整性,隻能是爬到棚子上邊,用羊角錘把鐵釘一個個起開,然後再把整張石棉瓦揭下來。

那個老頭在棚子上邊,顧興也上到上麵,兩個人一前一後的走。老頭知道哪個地方能踩,哪個地方不能踩。顧興不知道啊,雖然是緊跟在後麵,可石棉瓦上又沒有腳印。走著走著,誇差一聲,顧興還沒反應過來怎麼回事,就已經摔到地上了。整個下落的過程中沒有絲毫的掙紮。當然,他腳下的那片石棉瓦是徹底碎了。顧興的胳膊上被石棉瓦片劃了幾道口子,但都不嚴重,基本上沒有流出血來。

主家一看嚇壞了,趕緊找創可貼,趕緊問有沒有事,一句沒提石棉瓦的事。真正的北京人其實對人都挺熱情的,挺厚道的。她女兒在4s店上班,她未來的女婿是個小公務員。她們家就守著這個四合院。

對了,那邊離機場也挺近的應該,在那邊總能看見飛機過,而且連飛機的輪子都能看清楚。飛機的聲音還特別大。

在本村幹活的時候,自然中午的時候可以回來歇一會,大夏天,睡個午覺什麼的。可在外邊去別的村子幹活可就沒這麼輕鬆了。而且,這個工頭是包吃包住,所以,吃飯也是在工地上吃。去了別的村子,去了小店,雷莊什麼的隻能在工地旁邊找地方生火做飯。當然,工地上都有一個平時幹活,馬上到飯點得提前下班去做飯的人。這回是個老太太,也是報告包工頭他們村子的.

中午休息的時候,隻能是一人帶一個涼席,吃完飯鋪在地上躺一會。那時候工地旁邊正好是個廢棄的院子,說是原來的村委會什麼的,院子裏全是荒草。平時也沒人管沒人問。主家就讓工頭在這廢棄的房間裏生活做飯。吃水直接到主家去挑。

以前顧興沒去的時候,他爸天天中午都跟別人一樣,吃完飯,找個地方,或者房簷下的走廊上,或者是大門口的過道上。因為之前是辦公用地,所以是一排瓦房。

顧興去了,可這涼席隻有一個,而且顧興也幹不多長時間,他爸就沒買新涼席,而是把自己的涼席給了顧興讓他用。他自己就找了一個紙箱子,拆開,鋪到地上湊和著用。好在顧興隻幹了二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