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了在場的幾人,諸老夫人看向宗燁身旁坐著的湯圓“這個小姑娘是?”
宗燁看了旁邊小姑娘一眼,張口欲言,卻又沒能說的出來,竟是愣了一下。
宗燁剛才一進門,老人家就看見旁邊這個小姑娘了,小孩長得可人,杏核眼櫻桃嘴,臉頰嬰兒肥未褪,行動之間很有規矩,若說是丫鬟婢女吧,小姑娘身上衣飾未免太過精致,單單是頭上那兩顆粉珍珠,便不是尋常能買得到的,諸老夫人是不大愛戴繁瑣飾物了,但看東西的眼光可沒丟。
但若不是丫鬟婢女,難道是宗燁的侍妾之流,諸老夫人想到這裏,神色有些不好,宗燁該不會是如此沒規矩的人···諸家有家訓,未婚不得有妾,婚後若娶妾,當得妻子同意,方可納娶。
正因為如此,當年諸秋執意嫁個晉平候的時候,諸老夫人才那麼反感,晉平候在沒娶妻子之前便已經有兩房妾室了,奈何諸秋當時已經被甜言蜜語哄住了,相信了什麼浪子回頭的鬼話。
諸老夫人深恨女兒早亡,自然厭惡晉平候的風流,老人家覺得自己女兒後來多病也和心中難過有關,現在看見宗燁,難不成竟學了他父親的做派···
湯圓正挺直了身板,端端正正的聽著哥哥與親人說話呢,突然被老夫人問道,下意識的站了起來“回老夫人···”
湯圓是個知道分寸的孩子,或者說她是個小心的孩子,她知道雖然自己叫宗燁哥哥,但是那是從小叫出來的習慣,說到根本自己還是當年被賣進晉平候府的小丫鬟,她心裏知道自己的身份,並且準備很誠實的告訴諸老夫人。
她還沒說出來呢,宗燁便接過話來“這是我的義妹。”
老夫人眉頭放鬆了些,老人家這麼大歲數了,看人是最準的,小姑娘目光清正,眉眼間稚氣猶在,宗燁更是坦然大方,這個回答倒是很符合老人家心裏的設想了。
“當年我因病落難,一人獨居院中,府中眾人避我如蛇蠍,隻有她始終照顧我,從不曾嫌棄,助我良多,後來便義結金蘭,結為異姓兄妹。”宗燁簡單的說了一下緣由。
原本諸老夫人看著湯圓便覺得麵善,他這話說完,更是好感度倍增,想到外孫小小年紀遭逢大難,身邊便是這小姑娘照料著,更覺得小姑娘人好,兩個孩子當時都那麼小,湯圓估計也就七八歲,真是不容易。
她招手示意湯圓“來,到外祖母這兒來。”
湯圓小時候和奶奶關係特別好,小姑娘記憶中的奶奶一直便是一個慈祥的形象,故而諸老夫人一說到奶奶這邊來,湯圓心中便不害怕了,隻是有些羞怯,看來宗燁一眼,小步走到諸老夫人麵前。
老人家笑著握住湯圓的手,很親切的道“小姑娘長得憑好看,你叫什麼啊?”
“我···”湯圓有好長時間沒見過自己奶奶了,記憶中依稀還記得自己當時是跟著姑姑出來給奶奶買藥的,不知奶奶怎麼樣了?如今有個符合奶奶形象的老人家和自己說話,小姑娘又高興又緊張,說話都打了磕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