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這句話說得很低聲,原本沒想驚動誰,然而諸珍並不配合,她原本就看不起諸念,哪裏肯安生受她的教育,第一反應便道“你管我?”
諸念聲音小,諸珍回的這句便有些大聲了,恰好屋中別人還沒怎麼說話,這一聲一下子便突兀了,諸老夫人也看了過來。
諸珍沒料想到一屋子的人都看了過來,一下子也紅了臉頰,隻是還不忘了瞪諸念一眼。
諸老夫人看著她這樣子,心裏默默的歎了口氣,老人家不是不知道諸環和諸珍心裏的意思,兩個人湊在自己旁邊明示暗示的說了好幾回了,每回老人家這邊要是有別人的帖子上門,諸環諸珍第二天早上來請安的時候,都要說一遍。
這個說祖母我也想去賞花呢。
那個說祖母我們跟著也能照顧您老人家。
有時候,被說的煩了,諸老夫人也想著同意算了,但是看看她們倆的表情,諸老夫人還是搖了搖頭,沒有同意過。
其實,都是自己的孫女,諸老夫人心裏沒有不希望她們好好的,不管是論公還是論私,諸老夫人也盼望著家裏的每一個女孩都能有份好姻緣。
但是諸環諸珍現在這副樣子,老人家實在是領不出去,不是說她們不好看,都是年輕的小姑娘,一個個花骨朵似的,沒有不好看的,說的是她們的心思。
諸老夫人不反對小姑娘聰明有想法,生活在世家大族中,有打算是正常的,但是她們倆的心思實在是太明顯了,不知道忍耐,沒有本事心還高。
誰都知道嫁人要嫁好的,但是這個好在她倆那邊仿佛就是地位高,有身份就是好的了,老人家不是沒操心過,諸秋當年嫁給了晉平候,她還是自己嫡女,如今不也是白發人送黑發人了嗎?
老人家忍著心裏的疼,給她們兩人講過,然而這兩個小姑娘想聽的隻是諸秋當年有多少嫁妝,根本不懂老夫人的意思。
幾次下來,老夫人心裏也看明白了,打定主意不能帶她們兩人往高門裏走,心高沒手段,還以為自己多厲害,這樣的要是放進世家裏,那是害人害己。
兩個女孩都是庶女,按老夫人的想法,最好是找個懂事上進人品好的年輕官員,正兒八經科舉考出來,或是家中富裕的小貴族,按照她們的身份也能做個當家主母,靠著諸府,想必也不至於被人欺負。
這樣的人,老夫人也挑出來過幾個,有了人選又去問鄭氏,鄭氏微微一笑道“兒媳畢竟不是兩個丫頭的親生母親,兩個孩子也不是養在我膝下,我也上過心,但是第二日二爺就來找我,讓我別害了兩個孩子···”她說著說著,眼淚都要下來了。
諸老夫人想想,隻能第二日自己讓人叫來兩個小姑娘,也沒說人,隻是微微透露了一下自己對於她們婚姻對象的選擇看法,沒想到諸珍諸環當即麵色大變,甚至諸環還哭起來,諸珍更是生氣的道“知道祖母不喜歡我嗎,沒想到卻如此對我們,這是要把我們推進火坑去受苦呢。”
諸老夫人聽了這話,氣的一個倒仰,心裏道自己這是好心喂了驢肝肺,這兩個丫頭的心是定了,自己也沒必要說什麼了。
諸老夫人對她倆算是灰了心,更堅定了不能帶著她倆往高門裏轉的心思,現在已經不隻是為了她們自己了,更是為了整個諸家,她們的性格品行手段嫁到全是人精的高門裏,沒準還要給家裏惹禍。
所以老人家平日出去交際的時候,都帶著諸念,其實這也是很正常的,諸念是府中正兒八經的長孫女,又是大房嫡出,身份比她們倆強的多,二房的庶女,老夫人出門帶著是情分,不帶也沒什麼說不過去的。
但是諸珍諸環心裏就恨上了諸念,再加上諸念的婚事一直不成,她們倆心裏嫉妒,每次就拿著這個事擠兌諸念,你都出門見了那麼多家的夫人了,你怎麼還嫁不出去啊,甚至直接和諸念說過。
“帶你出去也沒有用,帶著我們多好啊···”
諸念性子弱,愛清淨,受不了她們一次次的來找自己念叨,而且她也不喜歡出門,接受那些夫人惋惜的目光,有一次還真的鼓起勇氣和諸老夫人說了,反正自己也嫁不出去,下次您帶著兩個妹妹出去吧。
諸老夫人氣的瞪她“這話再不許說,誰說你嫁不出去了···”
見祖母生氣,諸念也不敢說了,連忙給老夫人道歉,說自己錯了。